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必然现象

【答案】必然现象:又称确定性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有确定结果的现象。

2. 参数

【答案】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3. 随机因素

【答案】随机因素:指的是该因素所有可能的取值在样本中没有都出现,或不可能都出现。

二、简答题

4. 试述脑认知成像技术中fMRI 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采用核磁共振仪来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 通常血氧含量升高说明流入某一组织或大脑功能区域的血流增加,则表现出该组织或者功能区活动处于激活状态。

fMRI 的优点:

①成像受体和其他刺激神经组织的作用物

②对葡萄糖代谢进行直接测量

③没有核磁感受性的人为现象

④可为听觉任务创造安静的环境

⑤在靠近流动性空间处成像

⑥因不存在磁场而易与ERP 及其他测量设备结合

⑦可重复扫描

⑧可进行单被试分析

⑨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⑩单一试验设计

⑪评估血动力反应,分离刺激与任务

fMRI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空间局限性

某些空间上的局限性限制了 fMRI 所能测量的内容,例如,fMRI 的空间分辨率虽然可以达到1毫米3, 但在进行功能性研究时却通常要设定在3毫米3, 这种空间分辨率上的限制所造成的影响是,某些结构中的激活可能被错误定位或完全漏掉。

(2)人为激活现象

人为激活指的是那些并非由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导致的激活,它可能是由一些预料不到的来源所致。例如,一项研究中得到了与对颞极的电刺激的期待有关的显著PET 激活,然而后来研究者才发现这个短暂的激活实际是位于下颂,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被试预料到了电刺激而咬紧了牙关,诸如此类事先难以预料的因素均可能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3)时间分辨率的限制

由于对神经事件的血动力反应存在着潜伏期和持续时间,这使_也具有其自身的时间限制,例如,血流量的变化通常要在神经事件结束后的数秒才能达到高峰,这便影响到_在某些研究应用中的时间精度。

5. 下面列出了一系列的选题,用本章所介绍的选题原则对它们进行评价。

(1)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在2〜4岁期间的问题行为

(2)同性教师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

(4)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预防与干预

(5)不同注意条件下大数与小数的加工差异

【答案】选题原则的四个基本特征主要有:课题是可行的;课题是清楚的;课题是有价值的;课题是符合道德的。因此,可以判断:

(1)选题的课题表述不清,儿童的问题行为该如何理解和定义没有表述清楚;

(2)选题的课题针对性不强,对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不大,即研究价值意义不大;

(3)课题的研究是可行、有价值、清楚地,对于揭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课题体现不出选题原则中课题是清楚的,即研究者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没有表述清晰;

(5)选题未能体现选题原则中的课题应是有价值的原则,此外,其针对性也不强。

6. 假设某研究者想调查全市中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状况,该市共有400所中学,共320000名学生,这些中学分布在9个区县中,其中重点中学有40所,一般中学有320所,较差的中学有40所。现在要求从全市的中学生中抽取16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健康状况。请设计一种取样方案。

【答案】根据题干信息,中学分为重点、一般和较差三类,为保证抽样质量具有代表性,因而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即按照总体特征,将总体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层或一

,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具体步骤是: 个子总体)

(1)计算求出三类中学各自应抽取学生人数,

得出重点中学应抽取

一般中学为1280人,较差中学为160人。

(2)其次,求出各学校应抽取的人数,得出每个重点中学应抽取160/40=4,每个一般中学应抽取4人,每个较差中学应抽取4人。

(3)根据随机取样原则,在9个区县中的40个重点中学中,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4名学生;

人,

在320所一般中学中,根据随机取样,每个学校抽取4人;在40所较差学校中的每个学校随机抽取4人。

(4)最后,将选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调查,即可研究其学习心理健康状况。

7. 举例说明卡方检验的原理和用途。

【答案】(1)卡方检验的原理

检验的一般问题是利用皮尔逊分布对多个类别中的实际观测频数与理论分布频数的差异进行检验,它主要用于解决样本次数分布对某个总体分布或特定分布的拟合性检验和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次数分布间的独立性检验两类问题。 但本质上都是基于皮尔逊

数利用与理论或期望次数检验公式和定理,即在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所有类别实际观察次

之差的平方除以理论次数之和所得之统计量近似服从卡方分布,然后分布检验实计数和理论次数间的差异是否超过一定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推断出该差异可归为随机误差或真实差异。

8. 什么是组间设计?什么是组内设计?分别举一个适合用组间设计而不适合用组内设计的例子,以及一个适合用组内设计而不适合用组间设计例子。

【答案】(1)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的含义

①组间设计

组间设计又称为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②组内设计

组内设计又称作“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 )”,其实验进行的方式是:每个被试接受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而且每个被试接受的实验处理是完全一致的。

(2)举例

①为了避免相同被试前后测试效应的影响,有的设计只适合用组间设计而不适合用组内设计,比如一个记忆实验,要求被试在用两种不同的记忆策略回忆相同的一段材料。

②有时需要考察相同被试在不同的测验下的结果,这时就适合用组内设计而不适合用组间设计。比如:班上的学生作为被试,教师是实验者。实验作业是要求被试估计每段时间的长短,刺激时距有四种水平:5秒,8秒,14秒和23秒,被试用划线的长短表示时距长短。

9.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有何表现?

【答案】(1)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其特殊性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①作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心理与教育研究往往需要研究对象积极参与、配合研究活动。研究对象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可能不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做出反应,而是做出掩饰甚至谎报,如果对被试的反应不做鉴别区分就处理分析研究结果,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