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8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14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20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26
一、名词解释
1. 分布趋势度量
【答案】分布趋势度量,对数据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对称、偏斜程度等)作的度量和判定,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两方面。
2. 一般线性模型
【答案】—般线性模型:是对多元回归的发展,即它是进行方差/协方差分析的通用程序,其功能大体相当于多元方差/协方差分析。
3. 地位量数
【答案】地位量数亦称相对位置量数,用来表示个体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二、简答题
4. 结合研究实例,谈谈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的认识。
【答案】(1)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是指,心理与教育研究可能对研究对象,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的健康发展。
(2)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设计过研究儿道德判断的实验。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的方法,研究儿童在面临一定的道德情境时,如何对行为责任进行判断。他本来的目的是去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会从哪个角度去看待故事里行为者的行为,并做出怎样的判断。同时,皮亚杰的实验不仅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并且实验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
而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则相反,不但忽视了伦理性原则,同时也没有注意对大学生的教育性原则。实验过程中对被试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并且在实验被迫停止后,很多回到正常生活中的学生花费了较长时间去平复实验带来的心理冲击。
所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教育性原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保护研究被试的身心健康,使实验变得积极有益。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者在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重要原则。
5. 主成分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是设法将原来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以取出几个较少的总和变量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的统计方法
叫做主成分分析或称主分量分析,也是数学上处理降维的一种方法。
6. 对比概念与变量。
【答案】(1)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理论与假设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中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概念;
②心理学家“发明”出来的尚无操作性定义的概念。
(2)变量的含义
变量是指具有操作性定义,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量并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概念。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有:
①刺激变量简称S 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
②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是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有影响的特征。
③反应变量指由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行为的任何变化。
(3)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概念是假设理论的基本元素,是进行研究的基础;而变量是用量化的方法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概念,并对概念赋以操作定义。
②联系。概念是变量的基础,为变量提供源泉,变量是概念的外在表现。
7. 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为什么?
【答案】在心理学研究中尽量不使用欺骗方法。但有时候因研究需要,需要在研究中使用欺骗策略。对于使用欺骗策略的研究,研究者应该在研究结束后及时告知被试研究中存在的欺骗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和价值,及时消除由于欺骗给被试带来的潜在影响。这是因为:
(1)被试在研究中有知情同意的权利,知情同意是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原则。研究者应该让被试清楚地知道有关研究的所有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与程序,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等,以便被试决定是否参加研究。
(2)有的时候由于研究需要,也不能实现完全的知情同意,甚至需要在研究中使用欺骗策略。如在著名的阿希实验中,研究者就利用了“假被试”做同谋,这些假被试在比较线条的任务中都将明显不相等的线条说成相等,导致许多真实被试也做出同样回答。通过这个实验阿希获得了关于人们从众行为的有效结论。很明显,研究中真被试被“欺骗”了,但是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研究设计就难以观察到真实的从众行为特点。
(3)对于使用了欺骗策略的研究,研究者应该在研究结束后及时告知被试研究中存在的欺骗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和价值,并及时消除由于欺骗给被试带来的潜在影响。例如,如果为了研究挫折感而故意让被试做了根本无解的测试题后,应该向被试解释清楚,以免给被试的自尊和学习动机等带来消极影响。
8. 相关量数包含哪几种? 分别简述其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答案】相关量数通常是对两组数据间关系的度量。两变量相关在取值上的表现是给定一个变量的值,另一个变量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统计学上常用相关系数来度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用相关分析来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它主要包括相关系数统计量的计算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相关类型
相关系数作为样本统计量常用r 表示,作为总体参数用表示,其取值通常在[-1,1]区间内。根据相关系数的取值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相关关系(见表10-3)。相关系数只是一个顺序尺度数据,只能比较大小。
(2)皮尔逊相关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的积差相关适用于两列等距(及以上)数据,且要求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是考察线性相关关系的最常用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
即x 与y 的协方差(covariance )。
积差相关的条件较为严苛,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场合更宽泛,可用于两列总体不服从正态的连续等距数据或等级数据,用于等距以上数据时要先转换成连续编号的等级数据。无重复等级情况下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n 为等级数目,也即数据对数,D 为对偶等级之差。
(3)质量相关
指一列变量为等比或等距的测量型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类性质变量,欲求两者之间的直线相关,多用于量表和题项评价。按照二分类变量的来源不同又包括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两种。
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列数据为等距或等比(单峰对称分布)变量和一列标准的二分变量
适用于两列等距或等,实际上可以看成是积差相关的一种特例;二列相关(如文盲与非文盲)
两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
比变量,不过其中一列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如测验中按照某个分数线划分为及格和不及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