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82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综合平衡法

【答案】综合平衡法是指自觉协调各部门各环节比例关系的计划编制方法,该方法从国民经济总体上反映和处理社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平衡法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编制的基本方法,综合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全局的平衡,而不是指单项的、局部的平衡,但其必须以单项平衡和局部平衡作为补充,才能保证其正确性。搞好综合平衡,首先要从全局出发,对过去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研究,找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挖掘扩大再生产的潜力。进行综合平衡的具体方法主要是:

(1)从研究计划期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可能入手,统筹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确定财政收支规模,并根据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相互平衡的情况,分别确定基本建设的规模和人民生活的水平。在这个总平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安排好其他计划指标;

(2)抓住国民经济中速度、比例、效益三个关键性内容,安排好社会总产品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水平;

(3)组织好各单项平衡和局部平衡;

(4)制作部门间产品生产和分配平衡表(即部门联系平衡表),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平衡要求,合理安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亡}划指标。

2. 公共财政政策

【答案】公共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既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依据经济规律而确定的财政行动方针和措施。公共财政政策贯穿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政府通过其指导财政活动,处理各种财政关系。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公共财政政策目标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集中在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

3. 新公共行政

【答案】新公共行政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上提出的。1968年9月,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号召和资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

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作为区别已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4. 灯塔政府

【答案】灯塔政府是指在特定公共服务领域,为公众提供了最优质服务的地方政府。这一概念来源于布莱尔政府提出的灯塔地方政府计划,该计划通过对地方政府实行奖励和在地方政府中开展经验交流的做法,实现发展学习型的公共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的目的。

5. 政府再造

【答案】政府再造是指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这种转型过程主要是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的。政府再造的内涵主要包括:

①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②政府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内在改进动力的公共部门;

③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

6. 沃尔克震荡

【答案】“沃尔克震荡”是指由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在1979年夏天倡导实施的激进货币政策。这一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不惜一切代价制止通货膨胀。依据这一政策美国连续三次提高了官方利率,骤然把名义利率提高了近20%,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兀飘升,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数年的高失业率。“沃尔克震荡”一举改变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要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思想,成为里根政府对罗斯福“新政”经济体制全面进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清道夫。1982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是“沃尔克震荡”在国外的直接牺牲品。

7. 权力操纵

【答案】权力操纵是指行政主体隐瞒自身意图,通过心理活动、物质利益施加影响,使权力客体自愿按照主体意愿行事的手段。权力操纵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隐秘性”。主要通过心理活动、物质利益施加影响,对受影响的人采取限制信息供应、进行信息误导或蒙蔽性宣传等手段,隐瞒或部分隐瞒事实真相及行动目的迫使他自愿做这件事情。

8. 系统论

【答案】系统论是指对传统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各自偏颇的否定,强调用综合的、全面的、

相互关联的观点来看待、分析和研究组织管理现象的一种理论。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L. 贝塔朗菲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架。系统论的要点在于:

①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论强调组织的部分、部分之间的交互影响、部分之和组成的整体的重要性,强调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把组织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从而使人们对组织的一般性质和一般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②组织系统内部以及组织系统和环境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份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论为人们研究世界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也为各个学科的沟通提供了前提。

9. 收入分配职能

【答案】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市场机制建立的分配格局,使之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的职能。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求投入和产出相对称,可以由平等竞争条件下的等价交换来实现。但由于市场经济小能避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小公,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公平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来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一般来说,为了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政府可采取的财政措施主要包括按照支付能力原则设计的税收制度和按照受益能力(条件)原则设计的转移支付制度,

10.孔茨

【答案】哈罗德·孔茨是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孔茨是整合公共研究时期的管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

①孔茨提出了当时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混乱的问题。于1961年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在该文中,孔茨用“从林棍战”一词来描述和形容管理理论的名词、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学派、理论、体系、方法林立的现象,由此提出了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混乱,造成学术研究和管理实务困惑迷茫的问题。

②孔茨对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的管理理论进行了概括总结。1980年,孔茨再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当时至少可以概括出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学派。为了突破和摆脱“丛林棍战”造成的困境,人们开始试图寻求一种能够较为有效地整合各种管理理论的新的基础。这就是后来的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

二、简述题

11.现代法治行政的特征。

【答案】现代法治行政是进取的、有为的、发展的行政,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制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是运用法律原则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行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