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14公共管理学(一)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权力合意化

【答案】行政权力合意化是指在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趋势。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注重的是人的权利与自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而言,行政权力的合意化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①行政权力合法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合法性的进一步增强,摒弃单一的工具理性,做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并重,以公共理性为基础。

②行政权力的合理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共识机制的形成,认定公共利益是公民与政府共商形成的社会共识,而非由行政主体单方面判定。

③行政权力回应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回应性的增强,行政主体主动、积极、程序化、制度化地对行政客体的要求做出反应,最大限度满足公民需求。

合意化的行政权力就是将合情化、合理化、合法化有机统一的行政权力。

2. 政府绩效

【答案】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政府绩效是政府能力的基本体现,按照国际目前违行的模式,政府绩效由经济、效率、效益三部分构成。涉及政府管理活动的四个方面:资源、投入、产出、效果。“经济”涉及资源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资源(资金)和投入之间的转换率。经济性表现为获得特定投入时成本最低,或者说充分使用己有资金获得最大量和最佳比例的投入。“效率”涉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指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高效率可以表现为获得既定量的产出时投入最少,也可以表现为投入既定时产出最大。“效益”涉及产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指政府部门产出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或影响的程度,其中包括公民或顾客的满意度。

3. 狭义政府能力

【答案】狭义政府能力是指公共行政能力,即执行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机关通过正确地制定和有效执行公共政策,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社会现实的能力。狭义政府能力主要由四个方面的相互交织、互为条件的能力构成:

①政策能力,即正确地制定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

②管理能力,即综合实施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能力;

③服务能力,即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④自控能力,即自律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4. 结构性赤字

【答案】结构性赤字(充分就业赤字)是指在假定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出现的赤字。在实际生活中,其表现为一国的预算赤字中不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的部分。结构性赤字发生在假定经济已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的条件下,其一般用于分析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是将财政赤字作为外在变量看待的。结构性赤字是财政政策努力调节的对象,调整的主要手段包括非政策性或常规的税收调整和支出变动等。

5. 无附加条件行为

【答案】无附加条件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不需要附带任何限制,即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执法部门对故意出售变质食品的商家实施经济处罚。

6. 行政品德

【答案】行政品德是指公务员在行政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和倾向。行政品德是行政伦理规范在公务员个人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中的体现,其既具有行政伦理规范的约束力,又具有内在的主动性,是行政自律与他律的高度统一。公务员一旦形成了行政品德,就具备了一种行政伦理规范的自觉性,能够起到有效克服自利行为,提高行政责任、防止腐化堕落、净化行政环境的作用。

7. 财政平衡

【答案】财政平衡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彼此正好相抵的状态。理论上看,财政平衡是最好的一种财政状况,因为财政平衡既无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产生的资金浪费,也无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产生的赤字或政府公债。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实践中,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在判定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的财政是否平衡的时候,通常不把债务收入统计在收入范围之内,与此对应,也不把债务的还本支出统计在支出范围之内。按照这种统计日径,财政实现平衡是相对的,财政不平衡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财政收支大致相等视作财政实现了平衡。

8. 行政组织

【答案】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特指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政府组织。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静态与动态的理解。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从动态上说,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

(2)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理解。从阶级属性上说,行政组织是居国家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 从社会属性上说,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有着一定行政日标、人员设置、权责分配、结构形态、财物所有的行政机关体系,其组织行为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9. 行政监督

【答案】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部分成员基于合法的监督权对另一些组织成员进行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以推进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行政监督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了解功能、协助指导功能、制裁功能和激励功能,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预防、补救和改进的作用。强化行政监督的意义在于:完善宪政体制; 制约行政权利; 遏制腐败现象; 落实民主行政; 提高行政效率。

10.行政服务

【答案】行政服务特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国民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服务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类型:

①直接服务主要指政府兴办各种公共事业。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程度越高,政府为国民提供的直接服务就越广泛。

②间接服务主要指政府通过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进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增进国民的福社。

二、简述题

11.简述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政策主张以及关于新公共管理的争论。

【答案】(1)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指以泰罗古典主义管理原则为基础,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理论。其理论假设是: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管理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据此,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新公共管理的名称在西方各国不尽相同,如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

(2)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

新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行政理论截然相反的理论主张,其主要理论包括:

①政府有限论。新公共管理学的倡导者认为,由于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同样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加上政党政治的竞争性特点,政府与政治本身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因而,政府对于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干预,并不一定能够弥补市场的失效,国家干预的过程中还包含着对公民个人自由的限制。而国家推行的各种福利措施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许多领域,国家的干预会导致“政府失灵”现象的产生。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确政府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塑造一个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都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的政府。

②必须以市场来解救“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管理在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