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610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晋升
【答案】晋升是指公务员职位等级的提升或工资级别的增加。晋升对公务员是一种最重要的奖励形式,兼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作用。因为晋升不仅意味着荣誉的获得、权力和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薪金的增加和待遇的增高。各国公务员晋升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即公务员晋升的标准与条件应当一致,在晋升中,不应考虑公务员的性别、家庭出身、种族、民族、信仰、政治观点和社会关系等,公务员在晋升中,不得由于上述因素而得到优遇或遭受歧视。二是择优原则。就是对公务员的业务能力、技术能力、学识和工作成绩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者,优先晋升。三是资历原则。就是根据公务员在职服务的经历和服务时间的长短来晋升公务员。从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一般共有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和越级晋升制四种。
2. 非正式授权
【答案】非正式授权是指无法律特别规定、或组织体系之外的非程序性授权活动。非正式授权主要使用于非正式组织大量存在的行政权力体系当中,其规范性和程序性较低,却相对灵活。虽不属于普遍现象,但非正式授权确是行政授权中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一般都是在特定情况中采用的,如:在工作过程中,下属工作人员厌恶正式程序,或不愿遵守规定的程序,甚至抵制正式的授权。
3. 职组
【答案】职组是指按工作性质是否相近对职系进行的划分,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构成一个职组。如办事员职系、速记员职系和打字员职系集合到一起构成文书职组。职组是在职系的基础上对组织内部职位的横向划分,其作用在于方便职位分类。职组同职系一样也是是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工作的业务性质上进行考虑的依据。
4. 精英决策模型
【答案】精英决策理论模型是指将决策过程视为利益集团的精英代表与政府的统治精英共同商讨制定政策的分析模型。这一理论模型认为社会实际上是由少数人统治的,利益集团也是通过少数精英代表来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 与政府中的统治精英一道共同制定重人决策,并由行政官员
和行政机关付诸实施; 精英才是真正的决策制定者,公共政策是由掌握统治权的精英人物决定,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阶层的偏好、利益和价值选择。
5. 人格保障权
【答案】人格保障权是指行政公务人员在工作中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人格保障权包括同工同酬和因工作优异而获得同等刺激和奖励的权利,是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的首要内在条件。人格保障权体现了对公务人员的价值和人权的尊重,也体现了人道精神。不论行政官员政治派别、种族、肤色、宗教、民族、性别、婚否、年龄或身体状态如何,不因上述因素而受到歧视,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其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6. 伦纳德·D. 怀特(LeonardD.White )
【答案】伦纳德·D. 怀特是美国行政学家,历史学家,行政学奠基人之一,其撰写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被公认为是第一本公共行政学的教科书,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此书与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相提并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科的基本形成。其主要观点有:
①怀特认为公共行政管理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普遍的原则;
②公共行政学不是以法律和司法制度为主体,而是以管理为主体,以政治学为基础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③行政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的趋势日益具有重要意义;
④行政己经成为,而且将继续是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
D 怀特还致力于研究招募、解雇、薪金标准化、人员鉴定、晋升、退休等列入改革议事日程的人事问题,使人事行政成为公共行政的要素之一,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共行政学体系。怀特在实践中积极致力改革美国政府的人事管理,在1934年创建初级文官考试方法,对公务人员招聘、解职、工资标准化、考核、晋升、行政道德等问题进行研究,他的众多观点和研究活动为后来联邦公务人员招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后全面地改进人事制度铺平了道路。
7. 制度
【答案】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就国家形态而言,制度是指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其实现机制,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存续和利益分配而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复杂的“交易”方式共同选择、共同安排且必须共同遵守的关于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则体系。
8. 恩格尔定律
【答案】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应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
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9. 个人责任
【答案】个人责任是指个人应尽的义务和因自身行为造成的后果需承担的责任。在公共行政学中,个人责任指政府官员从自身的公务身份出发而承担的行政责任。在通常情况下,政府官员在按规定执行职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责任由国家承担。在特定条件下,由导致责任追究的行政官员个人承担。个人责在确定的依据是是否“故意或重大过失”,主要表现为官员损害性行政行为的有意和非规定性质。完全按照规定执行职务或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执行行政指令、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产生的行政过失,官员个人一般不负责任。
10.法制监督
【答案】法制监督是指法定的权力主体依据法定权力督促和保证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遵从法律,对国民尽职尽责,履行行政责任的活动。法制监督是法制行政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也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法律制度。法制监督是主要有两大类:国家法制监督和社会法制监督。国家法制监督主要指西方国家按照三权制衡、以权治权的分权政治体制,除行政以外的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社会法制监督则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团体、舆论和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共行政行动理论的内容。
【答案】公共行政行动理论是从否定传统的理性模式的行政观开始的,哈蒙认为,要就正传统行政观的不足,首先必须澄清价值观的规范,以新的理论规范作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基础。为此,他主张改变理论的价值方向,实现知识的综合,使理论具有实践效用。公共行政行动理论认为传统的行政观和行政方法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在理性模式的条件下,传统的行政观以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自利的动机,作为社会行为的唯一的、被动的假设,这是片面的,由此导致了公共组织内官僚化程序的形成和工作动机的淡漠。行动理论假定人性是积极的,并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因此,应当通过启发人性加强组织内的沟通、理解,促成相互支持,实现组织的协调发展。
(2)传统的行政观过分重视管理模式或通则。因而总是以规范那性的人、团体、组织、系统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试图通过对其中行为及其因果互动关系的观察、理解和预测事实,并以此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这是不够的。与关于人性的假设相一致,行动理论在此基础上主张加强个体成员之间、个体成员与组织之间直接的接触,通过面对面主观意愿的表达,实现有效的互动,进而达成共识,借此实现公平与正义。
12.简述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答案】行政方法作为沟通行政理念、行政价值选择与行政目标、行政政策措施的通道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