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13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26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39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心理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52

一、名词解释

1. 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答案】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又叫“大五模型”或者称为五因素模型(FFM ),是麦克雷和考斯塔综合“大五”结构和有关理论提出的一种人格结构模型。这五大因素分别是:外向性(Extraversion ):健谈、果断、有活力、热情、活跃等; 宜人性(Agreeableness ):友好、合作、真诚、愉快、利他、有感染力等;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 )有责任心、有条理、坚忍不拔、公正、拘谨、克制等;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Stability ):冷静、忧郁、镇定、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等; 开放性(OpennesstoExperience ):富想象力、有洞察力、聪明、有修养、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等。五因素模型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这些证据主要包括:①基本因素的跨文化一致性; ②自我评定与观察者评定的一致性:③特质得分与动机、情感、人际行为等亦存在关联; ④遗传方面的影响。

2. 神经回路

【答案】神经回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而构成的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是一种脑的信息处理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除一对一以外,还有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等。这种形式使神经元活动能引起更多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 深度知觉

【答案】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分别是:对象的重迭、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双眼视轴的辐合、双眼视差等。其中,双眼视差对知觉深度和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 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4. 学习风格

【答案】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学习风格是灵活的个人喜好、习惯或者个性特征。学习风格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风格进行了考查。如考伯(Kolb )根据学习风格的知觉和加工动力特征,将学习风格划分为:善于想象的、善于吸收的、善于逻辑推理的、善于调和的。善于想象的学习者就是吸收具体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把他们所看到的进行概括。善于吸收的学习者则从抽象的观念出发进行思维加工,他们边思考边看。善于逻辑推理的学习者从经验中抽象出信息并进行积

极加下,他们从一个观念出发然后通过试验验证它。善于调和的学习者感知具体的信息并积极地加工,他们是感觉者、试探者和操作者。学习风格的构成和组成比较复杂,它不是指学习内容本身,而是个体如何运用自己所偏好的方法、习惯。

5. 多元智力理论

【答案】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 , 1983)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7种智力分别是:①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大脑的“布罗卡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②逻辑一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③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方向等。④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⑤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⑥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⑦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像社交智力一样。

6. 语言理解

【答案】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知觉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解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是语言理解的应用阶段。正确的应用表明着理解,而错误的应用说明理解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7. 隐蔽观察者

【答案】隐蔽观察者是由希尔加德(1992)提出,是指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下存在着的较为真实的意识。希尔加德将催眠时被掩盖的真实的意识叫做隐蔽的观察者,指在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并不因催眠师的暗示而完全失去自己。

他认为,催眠后人的意识分离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意识层面是,受试者接受暗示之后所意识到的一切新经验,其性质可能是失实的,扭曲的; 第二个意识层面是,催眠当时隐藏在第一个层面之后,小为受试者所意识到的经验。但它是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产生的,是比较真实的。由于催眠时受到暗示的影响,第二层意识被第一层所掩盖,致使受试者不能经由口语陈述出来。

8.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答案】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区别在于:

(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在对无意义材料

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2)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研究表明:在先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时,后来的学习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的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化。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

9. 知觉恒常性

【答案】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的一种知觉特性。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很普遍,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①大小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人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 ②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 ③明度恒常性,或称亮度恒常性,指尽管照明的亮度改变,但人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 ④颜色恒常性。尽管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人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除视知觉外,知觉恒常性还表现在其他知觉领域中。知觉的恒常性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作出反映。

10.耶克斯一多德逊定律

【答案】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指耶克斯和多德逊通过研究发现的关于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换言之,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研究发现,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可描绘成倒U 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工作或学习积极性,而过强的动机可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因而引起工作或学习效率的降低。

二、简答题

11.试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

【答案】(1)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值得就是: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它具有各感觉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工作系统,当从感觉记忆传来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以前,短时记忆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器,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下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