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作品一直作为典范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并且,鲁迅是单个作家的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篇目最多的作家。
但是,目前中学既存在着多数学生排斥甚至畏惧阅读鲁迅作品的现象,又存在部分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的现象。随着中学语文教材不断地改革与修订,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在减少,《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等篇目先后淡出部分版本的语文必修教材。另外,中考和高考试题在阅读理解部分都直接考查过鲁迅的文章。从阅卷后公布的相关阅卷报告与分析文章来看,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得分情况都不太理想。
同时,在众多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主题研究中,研究者多侧重于从教师角度出发,注重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在“选修课程举例”部分明确将鲁迅及其作品列入选修课模块的信息关注不够,很少有人系统地研讨关于“鲁迅专题”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设计。
因此,笔者拟从“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最新选录情况、中考和高考试题对鲁迅的考查情况、鲁迅专题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方案”等三个角度出发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第二章是对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最新选录情况的分析。其中,第一节分初中、高中两个阶段统计各版本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篇目情况;第二节分析各版本语文教材所选录鲁迅作品的总体特点。第三章则对中考和高考试题对鲁迅的考查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从考查鲁迅相关知识点的中考、高考试题情况统计,部分试题举例研读分析,试题考查鲁迅情况带给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等三个方面展开。第四章是“鲁迅专题”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分别从课程开设的目标、课程开设的依据、课程形式、课程面向的对象、课程主要模块预设与构想、部分可供教学参考的资源汇编、课程考核评价构想、开发设计方案小结等八个方面展开。第五章为结论部分。
笔者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探究,能够激起中学生对鲁迅的兴趣,让他们去了解鲁迅,阅读鲁迅,进而理解和接受鲁迅,从而让阅读鲁迅及其作品成为中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常态行为,以便将来有一天“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