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3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频道
【答案】新闻频道,是指以播放新闻为主的电视频道。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整点新闻将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第一手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24小时新闻频道开播之后,很多地方台也在逐步筹备新闻频道。
2. 辛迪加稿件
【答案】稿件辛迪加是网络媒体资源共享最简单的途径和方式。新闻稿件、深度报道、专栏作家稿件供各网站的联合刊登或购买。这种稿件可以是面向大众市场的,也可以是面向小众市场的。
3. 编辑记者的道德选择两难
【答案】在丑闻报道方面,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面临着道德选择两难,即一方面要确保新闻报道获得最大的点击率,另一方面,尽量在报道中不要伤害无辜。比如,在报道银行抢劫犯罪新闻时,如果报道了犯罪过程细节,就可能变成一种犯罪教唆。
4. 新闻感觉化
【答案】新闻感觉化,是指读者、听众或观众接受和感觉新闻报道刺激的能力,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种刺激能够给读者带来愤怒、悲伤、压抑、快乐、愉悦、甚至疲劳、口渴等感觉。运用记者或新闻事什目击者的全部感官,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给故事一种生命。
5. 美国式的新闻报道
【答案】在美国,媒体是私人公司的,政府不办媒体,因此无法直接控制记者。记者的自我限制或自我新闻检查是整个社会控制和商业压力的结果。这种社会控制包括记者所在媒体公司的收视率发行量、事件爆发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国媒体在高度集团化、集中化的商业压力和社会控制下,媒体除敢于在总统个人的性丑闻上大作文章外,凡涉及政府、外交和军方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媒体更多地是与政府和军力一配合。
6. 数字鸿沟
【答案】“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这是边缘一中心模型。这个模型暗示,在信息社会的中心有一个由政府智囊、投资银行家、媒体大腕、跨国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