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摘要

一、概念题

1. 媒体公信度

【答案】媒体公信度,即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媒体公信度的要素包括:准确、诚实、公正、体面。公信度的核心要素是准确。新闻媒体公信度的高低取决于该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2. 概念型导语

【答案】概念型导语,是指抽象、概括性、概念化的导语。这种导语抽象、不具体,不会太引起读者注意。杜绝概念型导语要用形象的细节、具体感人的事实。避免使用概念性的词语,要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坚持一事一报,要注意少一些综述,多一些新闻事实。

3. 新闻的可视化

【答案】新闻稿件,无论是子}一么样的体裁,都要有一种视觉感,让人读起来是亲近的,有人情味,让人读后忘不掉。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是细致的观察、具体的描写。读者读了这种新闻作品,有一种入其境、见其人的感觉。

4. 网络记者

【答案】广义的网络记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人,又被称为“廉价”的记者,因为互联网降低了进入记者行业的门槛,人们不用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要求,也不用在经济上有特别的投资,就可以当上记者。网络记者是业余时间当记者,为了好玩或寻求刺激。网络记者发布的信息和新闻会即刻得到受众的评价或是批评。狭义的网络记者特指在网络媒体工作的记者,网络记者没有记者证。

5. 网络信息传播分众化

【答案】信息的网络化带来信息传播的分散化和分众化。网络媒体上的新闻组、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个性化的网页等把有共同兴趣和共同的思想基础的人凝聚到了一起。在信息网络化时代,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