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复习题3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的公正性

【答案】记者和读者对公正性的看法有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架构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和公正的。

2. 网络信息传播分众化

【答案】信息的网络化带来信息传播的分散化和分众化。网络媒体上的新闻组、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个性化的网页等把有共同兴趣和共同的思想基础的人凝聚到了一起。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信息的接受行为抗拒指令性、计划性和被动的传播方式。由于生活在新媒体世界的人在接受信息时是主动和互动的,尽管新媒体的目标受众比传统媒体的受众要少得多,他的传播效果可能要超过传统媒体。

3. 强国论坛

【答案】人民网“强国论坛”创办于1999年5月9日,当时,为表达广大网友对以北约为首的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的强烈愤慨,人民网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 论坛”。开通一个多月即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年6月19口更名为“强国论坛”。强国论坛是新闻网站中最早开办的时政论坛。

4. 中美撞机案

【答案】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于2001年4月1日,美国的侦察机撞上中国的战斗机,造成中国飞行员死亡,同时美国飞机迫降在中国,此事引起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这起撞机事件在中国的网络论坛上引发了新一波政治讨论。

5. 故事化新闻的5个W

【答案】故事化新闻写作中的5个W 将新闻要素的5个W 做了稍微的变动。"Who" , 即故事中的人物; "What" , 即故事情节; "Where" ,即故事发生的场景; "When" ,即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 “Why ”,即故事的动机; 即叙述方式。uHnw"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