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12行政管理基础之公共行政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在职培训
【答案】在职培训是指公务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国家相关的培训机构根据需要对他们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训练。在职培训的作用是不断向公务员灌输新观念、补充新知识,让公务员及时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使行政效率在公务员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更新和发展的同时得到提高。
2. 具体行为
【答案】具体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和具体化,属于某个个人或组织,或者某一具体社会事项。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行政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
3. 国家完全无责
【答案】国家完全无责是指强调国家及其官员对其损害性行为完全不负责任的国家责任理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自古相延两种“定律”:
①“国王不可能为非”;
②是“肤即国家”,而官吏的权力和行为是国土的权力和行为的延伸。因此,在政治关系上,国土既然无责不能被控告,那么官吏同样无责不能被控告。在这一时期,吏对百姓小负责任,却对国王负有责任。行政官吏还对国王形成包括人身依附关系在内的绝对服从关系。当官吏违背对国王的责任时,就将受到制裁。
4.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解除与公务员任用关系的制度。辞退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项法定权利,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法律行为。只要符合法定事由,行政机关即可按法定程序辞退公务员,而无需征得公务员本人的同意。辞退国家公务员,由所在机关提出建议,按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审批,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被辞退的国家公务员,不再保留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5. 回归模型法
【答案】回归模型法是指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构造数学模型,以近似地表达某种活动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并测定其效率的一种方法。回归模型是由具体的方程式所组成的随机的经济数学模型,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相关关系。“回归”这一概念是英国统计学家道尔顿提出的,他在研究人的身高过程中发现父母的身高与子女的身高有一定关系,父母高的子女反而矮一些,父母矮的子女反而高一些,他称这种现象为“回归”。回归模型法是对这一思想的应用。
二、简答题
6. 简述行政诉讼制度的通则。
【答案】行政诉讼制度是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并列的三大诉讼制度之一。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使用以下通则:
①回避制度。极可能影响公正解决行政纠纷的审理人员都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要求。
②公开制度。为保证当事人的平等地位,除适用国家保密条例外,行政诉讼审理应当公开。 ③辩论制度。当事人有权在受理机关主持下,就争议的真实性和其他问题,陈述己见,洁问盘驳,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时效制度。规定有效追诉期和有效上诉期,超过期限即为自动放弃。
⑤律师制度。当事人均有权根据法律规定聘请辩护律师或自辩。
7. 试论行政职能的构成。
【答案】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主要包括:
(1)维持职能,即维护国家法典和制度的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得到社会公众较为普遍认同的国家典章法令,建立、确定和巩固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国家的主要价值规范,国家的法统。
(2)保卫职能,即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则产和公民权利,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保卫职能在国家间关系问题上主要表现为通过国防、外交、对外政策,保卫国家主权,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 对内则主要表现为:
①保卫公民的宪法权利,包括财产拥有权、言论自由权、劳动权、种族和性别等平等权、被保护权等等;
②维持社会秩序,表现为通过运用国家强制力量,譬如,警察、军队、监狱等,使法律得到遵从。
(3)扶助职能,即扶助各界公民、公民团体、工商组织均衡发展,扶助弱者生存的职能。
(4)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的职能。其主旨集中在
两个方面:
①依法控制、限定和约束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行为,使其不会、不能因自身的利益而非法或不当地侵扰国家、社会、他人、其他行为主体的权利。
②为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多数人的利益、长远利益,依法控制、限定和约束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行为。
(5)服务职能,即通过兴办各类公共事业,直接造福于国民的职能。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通讯、公共咨询、公共信息、公共教育等政府投资兴办及监管的事业,都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公园、公立图书馆、公立学校、政府公共信息网页等则是典型的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
(6)发展职能,即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启发、诱导创新的意愿和积极性,促动、推进发展和进步的行为的职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政府发展职能的价值内涵,也是政府发展职能的价值评判标准。
8. 简述现代行政现象。
【答案】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和形成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现代行政现象具体表现为:
(1)行政职能扩展。行政国家职能的扩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反映了一种对国家职能和法治原理的再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至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节奏明显加快,出现了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学科、新技术、新行业、新文化、新财富,推动着人们形成新的需求和新的价值观念。在这些观念之下,政府不仅承担起了保国卫民的责任,而且承担起了扶助各行各业均衡发展,普遍提高各个阶层生活水准和道德、文化水准,防止个人私欲损害社会公益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的责任。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展造成了“行政国家”的兴起,“行政国家”的兴起则造就了一个“大政府”。
(2)不良行政现象增加。行政权力的扩展和强化导致行政国家的出现,行政国家的出现则进一步大大加强了行政活动。行政裁量权的广泛使用,使政府的行政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以行政权力的强化和行政职能的扩展为基础的政府行政活动的加强相应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行政现象,集中表现为:
①行政组织规模庞大。形成了许许多多结构复杂、分工细致、门类繁多的专业部门和各种行政委员会,与此同时,政府公务人员也大量增加。
②行政决策迟缓。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使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组织机构、人员规模的扩大使得参与决策各方的差异明显,在多数情况下,行政决策迟缓直接妨碍或损害公共决策应有的时效性。尤其在21世纪快速发展变化的历史条件下,行政决策迟缓将导致丧失各种可能的发展机遇。
③政府人员专业化。这种现象是由现代社会再分工和学科再分化以及公共行政管理对象的多样化、复杂化所决定的。政府管理人员专业化在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的同时,也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