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商务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一家利用其独特的生物技术开发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药品的加拿大小企业,正试图决定如何最好地服务于欧盟市场。它的选择提供如下。对生产设施的投资成本将是加拿大企业的主要费用,
,但是这并未超出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如果这些是企业的所有选择你建议它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1)在国内制造产品,让外国销售代理商处理营销问题。
(2)在国内制造产品,并在欧洲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来处理营销问题。
(3)与欧洲大医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产品将通过50/50的合资企业在欧洲制造,并由欧洲的企业来营销。
【答案】如果没有明显的出口壁垒,那么选择(3)似乎存在着不必要的风险和成本。毕竟,药品的运输成本与产品的价值比很小。而且,选择(1)和选择(2)不仅可以降低公司技术损失的风险,还能使公司对药品的质量和成本持有更严密的控制。只在一种情况下可能考虑选择(3), 那就是如果一家现有的制药公司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进入外国市场,或者它具有企业能潜在获得的产品和技术,那么这家企业将通过50/50的合资企业来制造并营销,而不是同意让外国销售代理商来处理。面对(1)和(2)之间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就是哪种方式能够最有效地占领市场份额。如果能够找到一家对欧洲市场很熟悉的外国销售代理商,并且该代理商同意积极地营销本公司的产品,那么这家代理商将能够比全资子公司更快地增加市场份额,因为全资子公司的设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公司设立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来处理营销问题,它将能学到更多的营销知识,也有望赚得更多的利润。
2. 金本位制度为什么会崩溃?是否有理由恢复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理由是什么?
【答案】(1)由于各国竞相用汇率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将货币的黄金价格提高,使货币贬值,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促进生产,增加就业。如此恶性循环,没有一个国家能从中受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击碎了大家对这个体系尚存的一点信心。由于各国随意对其货币实行贬值,人们再也不能确定一种货币能够购买多少黄金。人们不再持有任何别国的货币,而是立即将其兑换成黄金,以免货币发行国在干预期间对其货币实施法定贬值。而这就对各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形成了压力,迫使各国放弃了对黄金的兑换。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金本位制度终于消亡。
(2)有理由恢复经改良的金本位制度。2010年,当时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向全球主要经济体大胆呼吁,考虑重新采用经改良的金本位制来引导汇市走势。佐利克可能想推动一种制度,让世界银行自己的货币——特别提款权(SDR )——反映美元、欧元、英镑、日圆和人民币价值,
并以某种方式体现黄金。
(3)想要恢复金本位制度的理由有:①历史经验表明,实施金本位制可以长期保持较低的通胀率,维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②实施金本位制有效限制了政府滥发纸币以收取“铸币税”的权利;③由于国内实施金本位制带来各国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使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④金本位制能够有效遏制政府的长期赤字财政,政府无法制造通胀来逃避或减轻偿债责任。
3. 根据产品周期理论,试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产品生命周期是指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落,完成一次循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阶段,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并把企业的区位选择与海外生产及出口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动态分析。该理论将世界各国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创新国(一般是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1)导入期
导入期是指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创新国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研宂开发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并投入本国市场。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和人力资本,产品的技术密集度高,且由于生产技术不稳定、产量低,所以成本很高。生产主要集中在创新国,因为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创新企业通过对新产品技术工艺的垄断地位即可在国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偶尔的少量需求,创新企业通过出口即可满足,因此这一阶段无须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
(2)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新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随着新产品生产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开始大批量生产;产品的价值已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次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认识,国外需求强劲;需求价格弹性増大,企业开始关注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和方法已成熟并扩散到国外,研发的重要性下降,产品由技术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与此同时,随着创新国向次发达国家的出口不断增加,进口国当地企业开始仿制生产,而进口国为了保护新成长的幼稚产业开始实施进口壁垒限制创新国产品输入,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国的对外出口能力。因此,创新国企业开始到次发达国家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当地从事生产与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冲破市场壁垒,占领当地市场。
(3)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定型化阶段。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产品和生产达到了完全标准化,研发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资本与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创新国已完全失去垄断优势。于是,创新国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将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转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国家,离岸生产并返销母国市场和次发达国家市场。最后当该技术不再有利可图时,创新国企业将其通过许可方式转让。
(4)衰退期
模仿国开始向创新国出口,创新国逐步退出生产,成为净进口国。由于这种创新产品在创新国已完全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创新国已着手研究开发新的产品。
4. 重读“管理聚焦”专栏中的快乐蜂现象,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对快乐蜂的国际扩张模式作何种解释?为什么你认为它进入了那些国家?
(2)快乐蜂在美国的扩张非常有限。为什么会这样?
(3)快乐蜂现在似乎把海外增长的重点放在印度和中国。为什么这些国家对快乐蜂有吸引力?
(4)为什么快乐蜂考虑通过并购进入印度?
【答案】(1)快乐蜂通过找到使自己有别于麦当劳这类外国跨国公司的方法,采取本土化战略进行国际扩张。在菲律宾,快乐蜂拥有540多家分店,占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接近6亿美元;接着,快乐蜂开始进入邻近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在那里,它本土化的菜单更好地满足了当地人的口味;之后,快乐蜂进入中东,大量的外派菲律宾工人为公司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快乐蜂决定进入美国,那里同样有大量的菲律宾人口。
(2)第一是因为美国的快餐店已经饱和,另一个原因是顾客对外派的菲律宾社团有着强烈的偏见。
(3)—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是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消费者未来可能财富等因素作用的结果。像中国、印度这些新兴国家的市场消费者数量非常巨大,且发展非常快,因此,它们是富有吸引力的国家。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口味与西方的有很大不同,快乐蜂通过本土化战略可以比麦当劳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口味。
(4)因为并购的风险要比新创企业更小。企业进行并购时,它买下的是能生产已知收入和利润流的一系列资产。当企业在海外市场并购时,它还能获得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包括当地的品牌和管理人员对所在国家业务环境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能降低由于忽略国家文化而导致犯错误的风险。
5. 阅读“管理聚焦”专栏“飞利浦在中国”一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将大量全球生产活动转移到中国,飞利浦得到了哪些好处?
(2)将制造资产如此集中,飞利浦承担了哪些风险?
(3)为了利益最大化以及转移将大量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活动放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风险,飞利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答案】(1)飞利浦得到的好处有:中国持续的低工资率使飞利浦的成本降低了;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使飞利浦的产品质量更好;强劲增长的中国经济为飞利浦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汇率降低了从中国出口所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以及由中国入世带来的更容易进入世界市场的机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