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812法学专业基础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内税、价外税

【答案】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在征税对象的价格中包含税款的为价内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 税款独立于征税对象的价格之外的税,为价外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这种分类有助于认识税负转嫁和重复征税等问题。

2. 会计

【答案】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核算,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效果,并向会计主体内外的有关方面提供相关经济信息的活动。现代的会计通常被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3. 补贴

【答案】补贴是指进出口政府为了刺激出口,对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给予特殊的经济或财政上的支持措施。构成补贴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补贴存在;

(2)损害存在,确定损害的主要依据为:①补贴进口数量及其对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影响; ②这些进口商品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者所带来的影响。

(3)补贴的产品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4. 广告审查

【答案】广告审查是指在广告发布前对广告的内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核的活动。它是广告监管中的事前预防机制,目的在于通过审查,防患于未然,确保广告的真实、合法,从而防止广告违法行为的发生。

5. 消费者

【答案】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这里的居民是指自然人或称个体社会成员。在我国,消费者是经营者的对称,而经营者就是向消费者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市场卞体。

二、简答题

6. 简述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原则。

【答案】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主要是遵循两项原则:

(1)“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指任何所有权的主体都必须通过投资取得产权,国家投资是国有资产形成的基本方式。国有资产产权不仅包括原始投资,还包括由于投资而形成的投资收益,即所有者权益,在有其他所有权投资的情况下在界定各自产权时应按照原始投资的份额来确定它们各自拥有的产权

比例,通过产权界定,既要维护国有资产不受侵犯和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又不得侵犯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2)国有资产依法划转的原则

这项原则就是改变原来计划体制下行政划拔的做法,通过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授权投资部门授权经营方式将一部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管理权、持股权和使用权转移到有关单位,并依照划转的情况来确定产权归属。

7. 简述我国产业政策与产业法的关系。

【答案】产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对本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所有政策的总称。狭义上的产业政策,仅指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法是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一者的联系

产业法与产业政策具有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在阐述产业法的时候,就直接将产业法称为产业政策法门

①产业法有利于规范、协调和保障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业法有时还是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的依据。

②许多产业政策本身就是以产业法的形式出现,产业法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受到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③需要指出的是,产业法或者说产业政策的法律化仅仅是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产业政策的实施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二者的区别

①二者的性质不同。产业政策是国家政策,属于政治范畴; 产业法是法律规范,属于法的范畴。②二者的制定主体不同。产业政策由党和政府指定; 而产业法因其法律性质不能由党制定,而只能由立法机关制定。

③二者的稳定性不同。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手段和措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国内外形势下具有不同的特点,产业政策具有较大的变动性; 而产业法因其法律性质不可能朝令夕改,稳定性较强。

8. 简述产品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案】(1)概念

产品责任是指与产品有关的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等各方对产品因存在缺陷而在被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并造成用户或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在责任保险领域内,产品责任保险是发展较为迅速的险种。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对由离开销售和生产场所的商品的使用或消费引起的伤害被认为是负有法律责任的。

(2)构成要件

①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即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或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这里所说的产品

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初级农产品等不包括在内; 这里所说的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说明缺陷。

②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这里所指的他人财产,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至于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购买者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求销售者承担违约责任,而非产品责任。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也可以是购买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人。

③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确认该种因果关系,一般应由受害人举证,受害人举证的事项为缺陷产品被使用或被消费、使用或者消费缺陷产品导致了损害的发生,但是对于高科技产品,理论上认为应有条件地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9. 简述产业法的法律调整目标及主要内容。

【答案】产业法体系应该由产业结构法、产业组织法、产业技术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构成。

(1)产业结构法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法律化,其法律调整的目标是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其中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长期构想,对战略产业的保护和扶植,对衰退产业的调整和援助等有关政策规范。

(2)产业组织法是同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法律化,其法律调整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的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关市场秩序、产业合理化、产业保护的政策规范。

(3)产业技术法是产业技术政策的法律化,其法律调整的目标是促进应用技术的开发,鼓励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努力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是产业布局政策的主要法律形式,其法律调整的目标是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由于产业布局的核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布局,所以产业布局的政策的法律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布局政策的法律化。

10.简述反垄断法的除外适用。

【答案】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反垄断法对此适用除外制度。

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关于垄断协议的规定: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符合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三、论述题

11.试论计划法的基本制度。

【答案】计划法的基本制度包括计划实体法律制度和计划程序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