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政治学系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描述统计

【答案】统计方法一般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归纳性的数值来概括一组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统计数据是用来描述数据总体特征时,或当数据量比较小时,可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描述统计是大量存在的。

2. 系统议程

【答案】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诀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3. 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答案】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是指政策执行研究不应忽视各种层次中执行动态面的探讨,其所提出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即着重于探讨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在“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中,戈金等人认为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启动了政策执行过程,而这一决定通过其形式和内容多多少少都会约束政策执行人员的选择和行为。地方政府回应中央政府强加的诱导和约束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地方政府偏好的性质和强度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能力。在这一模型中,戈金等人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依据其独立性分为三类。独立的自变量包括联邦政府的诱导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诱导和约束,这两者都是事先存在的。半独立的中间变量是由中央政府决策与地方政府决定共同影响的,地方政府能力与地方政府输出的决定是两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影响着因变量,即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而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又反馈回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其诱导和约束因素。

4. 方案规划

【答案】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在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 _是方案。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包括: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变革取向、选择取向、理性取向和群体取向。

二、简答题

5. 简述矫正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策略有哪些?

【答案】矫正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策略有:

(1)市场的自由化、促进化和活泼化

①市场的自山化。指政府对已经存在的市场管制予以解除,让更多的参与者加入,使其充分竞争,让市场的供需法则能够充分运作。市场自由化的方式有解除管制、民营化和合法化。

②市场的促进化。指原本的市场机制不存在或者失灵,即没有价格机制能够促进有效的交易,政府提供价格措施,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促进化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利用价格机制分配既有的财货,建立既有财货的财产权; 二是创造可以市场化的财货。

③市场的活泼化。指对财货的重新分配。原有的市场虽有供需双方,但市场机制运作不佳,政府因此采取措施激发市场的功能。

(2)诱因机制与政策

①供给面的赋税手段。指对于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征收产出税,如根据排污量征收排放费:对于进口货物征收关税。

②需求面的赋税手段。指对于外部不经济的财货课以货物税或消费税,如对酒、烟的征税; 对公共财使用者征收使用费,如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等。

③供给面的补助手段。指对于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给予相对的配合补助款; 此外减免赋税也是一种手段。

④需求面的补助。如发放代金券,让消费者到市场购买特定的财货或服务。

(3)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是指政府利用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期符合政府的要求。在自由市场体制下,产品的数量、价格均由市场机制来确定,当政府采取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措施时,政府便是通过“有形的手”来影响市场的利益分配。政府管制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财的正常运作,防止外部成本的产生,消除信息不对称,维护平衡与防止偏差行为。

(4)非市场的供给机制与政策

①非市场的供给机制与政策的情形

a. 民间不能办理的事,政府提供(如军事、外交);

b. 不宜由民间办理的事情,由政府提供(如公用工业);

c. 民间不愿办理的事,由政府提供(如社会救济、义务教育);

d. 不应由民间办理的事,由政府提供(如税收、制币等)。

②政府以非市场供给的方式

a. 政府直接供给。指由政府部门直接生产及分配公共产品。

b. 政府间接供给。指由政府设定独立的机构来负责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或者通过外包的方式提供服务。

(5)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机制与政策

①社会保险的目的在于保障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生活安定,使其在遇到事故、收入中断或收入

减少时,不但可以获得补偿,而且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险是一种强制保险制度。凡按法令规定应投保的国民一律参加,并无选择余地,就是讲,保险的对象为社会大多数人。

②社会救助以老弱残障孤苦无依无靠者为主要对象,传统上,社会救助以私人、慈善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主,如今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功能。社会救助范围包括生活救济、医疗补助、急难救助、灾害救助以及对无家可归的人的救助等。

6. 简述公共预算的性质和功能。

【答案】(1)公共预算的性质

公共预算是‘国政府在‘定时期内为达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依据国家之施政方针,以国家整体资源与国民负担能力为评估基础,所预定的公共财政的收支计划,亦即经过政治程序所为的国家资源配置。基本上,政府预算是一种多重面向的政府财务制度。在预算文件中,政府表达了其基本的价值偏好,所欲完成的各项政策、行政措施。政府预算作为政府治理的工具,是政府施政的蓝图。

(2)公共预算的功能

①计划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配置

预算反映各种势力争取政府资源的记载,它记录着这场竞争中的胜负情况。

②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

预算为政府筹措财源的计划书。政府筹措资金的方案大多呈现在预算计划书中。包括:税收承担着、负担的效度、政府借贷计划和比例。

③预算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展现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

国家可以通过预算所展现的则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工具来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就业率。

④促使政府机关有效使用预算资源

政府通过年度的预算程序及既定的预算制度,对于预算的使用状况给予定期的检查,通过绩效检讨,来追踪首长的行政责任,并进而对政府官僚体系给予适当的监督。

⑤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

预算的原始功能是支出的控制,希望政府每一项的支出都符合法律、确实及诚实的要求。按月按季度的核拨及在核准的会计制度下,对政府的支出予以适当的控制。

⑥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

中央政府的税基(taxbase )往往大于地方政府,因此,在多数国家中,地方政府需依赖中央政府的资金转移(补助款)以支付其日常的运作。这种转移不仅让地方政府能履行其应尽的职责,也可以达到均衡全国地方财政的目的。

⑦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

预算可作为政府中、长期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而这些计划则需靠政府的预算支持方能落实。

⑧通过监督,驱使政府机关更具经济性、效率和效能的实施计划

预算不仅在于对预算的收支的控制和计划的规划,亦注重对于计划、方案的实施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