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金融学(同等学力加试)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租赁信用
【答案】租赁信用是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其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租赁物的一种信用形式。现代租赁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租赁。
经营性租赁是指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租赁形式,目的在于对设备的使用。租赁公司常常要承担经常维修管理的责任,还要承担设备提前淘汰的风险,其租费率较高。租期期满后,租赁物由出租人收回,承租人没有购买的权利。
融资性租赁是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在租期内,出租人以租金形式收回对出租物的全部投资,并实现利润。在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以选择续租、退租或购买,选择购买时,出租人可以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而在租赁期内租赁双方不得中止或取消合同。由于这种租赁具有对承租人融资的性质,因此称为融资性租赁。
服务租赁,又称维修租赁。出租人负责租赁物的保养、维修、配件供应以及培训技术人员等项服务。
2. 契约式投资基金
【答案】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投资基金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两种类型。契约型投资基金,是由基金发起人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订立基金契约,依据一定的信托契约原理组建的投资基金,因此也称信托型投资基金。合同各方各司其职,基金管理公司以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为依据,负责基金的经营和管理操作;基金托管人执行管理人的有关指令,负责保管基金资产,办理各种资金往来,核算分配收益;而投资者则通过出资形式,承担风险,享有基金投资收益。契约型基金既可根据是否可以赎回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又可根据其具体经营方式划分为单位型和基金型两类。
二、简答题
3. 简述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答案】一般来讲,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同样是极具破坏力的。物价疲软趋势的存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实体经济:
(1)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而发生作用。通货紧缩还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对投资产生间接影响。
①通货紧缩会使得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从而产生减少投资的影响。同时在价格趋降的情况下,投资项目预期的未来重置成本会趋于下降,就会推迟当期的投资。这对许多新开工项目所产生的制约较大。
②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公司的预期利润也将随之下降,这就使投资倾向降低。
③通货紧缩还经常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萎缩。公司利润的下降使股价趋于下探。而证券市场的萎缩又反过来加重了公司筹资的困难。
(2)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
物价下跌对消费需求有两种效应:一是价格效应;二是收入效应。物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得到同样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但也会对消费者产生收入减少的效应。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消费。而且,如果消费者预期将来价格还会下跌,他们将推迟消费。因此,在通货紧缩情况下,价格效应倾向于使消费者缩减消费,而收入效应则使他们缩减支出。
(3)通货紧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通货紧缩时期的财富分配效应与通货膨胀时期正好相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普通商品的价格下跌,金融资产也常常面临价值缩水。虽然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物价呈现负増长,实际利率会比通货膨胀时期高出许多。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不过,如果通货紧缩持续时间很长,而且相当严重,导致债务人失去偿还能力,那么债权人也会受到损失。
(4)通货紧缩对工资的影响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果工人名义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往往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然而,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工资具有刚性,在经济增长呈剧烈下降的情况下,工资的刚性有时还会阻止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5)通货紧缩与经济成长
大多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然而也存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成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所产生的价格走低,并不会阻碍经济成长。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好处冲销了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各种消极效应。
4. 治理通货膨胀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这个定义具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的上涨,不是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二,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过程,不是物价一次性上涨;第三,物价上涨多快可以认为是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2)各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都将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看作是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f 而治理好通货膨胀,则可以克服这些负面效应。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意义包括:
①克服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在工业化国家中,大多数人是依靠工资或薪金生活,工资收
入差不多就是全部收入。在通货膨胀时期,工资的上涨往往落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因此工人的实际收入降低,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另外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即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这影响信贷市场的正常运作。治理通货膨胀,可以消除其再分配作用,保证劳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转。
②克服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的上涨使居民和企业的实际储蓄水平降低,即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实际上流入到政府。强制储蓄作用影响了居民和企业实际可用作消费和投资的资本,实际上是通过通货膨胀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这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从而影响市场有效率地运转。
③防止经济社会危机。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界限从而形成恶性通货膨胀时,可能引发社会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运行,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而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急剧下降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防止更恶劣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以免引起经济社会的冲突。
5. 比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答案】这是国家通过法律对于不同地位的货币赋予的不同支付能力。
(1)无限法偿指国家赋予本位币的一种无限制清偿的能力。本位币是一国基本的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本位币的而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法律规定,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是何
种性质的支付,接受方都不得拒绝接受。同时在使用上,本位币是最后的支付工具,如使用非本位币支付时,对方可以要求改用其他货币,如要求将银行支票改为银行券等,而本位货币则具有最后的支付能力。
(2)有限法偿指法律规定辅币所具有的有限清偿的能力。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一般用贱金属制造,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是不足值货币。为了防止辅币充斥市场,国家法律规定,每次支付时可在一定金额内用辅币支付,如超过一定金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为了能使过多的辅币自发流回国家手中,法律还规定,用辅币向国家纳税不受数量限制,用辅币向政府兑换本币也不受数量限制。
总之,两者的区别在于支付能力的+同,这种区别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同造成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结果,反映了国家意志的人为选择。而具有不同法偿能力的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地位不同,一般而言,无限法偿货币是基本货币,而有限法偿货币处于附属地位。
三、论述题
6. 弗里德曼是如何解释商业周期中货币流通速度与收入同方向变动的?
【答案】在商业周期中,流通速度和收入是同方向波动的,由于流通速度是货币需求的倒数,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这与长期的结论相反。弗里德曼用自己独创的“恒久收入”的概念解释这一点,恒久收入像实测收入(即当前收入)一样会在商业周期过程中波动,但“恒久收入”上升幅度小于实测收入;在衰退阶段“恒久收入”的下降幅度又小于实测收入。流通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