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组织理论

【答案】组织理论重视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特点和作用,认为组织是政策执行的关键,研究政策执行必须充分了解组织的运作。组织理论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①组织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任何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得以执行的; ②不论是政策方案本身还是执行环节导致的政策成功或失败,都可以通过组织得到集中反映; ③组织的研究可以从政策执行角度反映公共政策的过程和特征。

2. 描述统计

【答案】统计方法一般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归纳性的数值来概括一组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统计数据是用来描述数据总体特征时,或当数据量比较小时,可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描述统计是大量存在的。

3. 系统分析

【答案】系统分析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系统分析与技术经济分析不同,其以系统的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经过一定范围内的综合分析,寻求最优的可行方案。系统分析既有局部分析,又有整体分析,突出整体性; 系统分析在技术手段与方法的运用上,强调综合性; 系统分析在对系统输入、输出、转换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研究时,注重动态性。

4. 自愿性工具

【答案】自愿性工具是指在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以自愿为基础完成预定任务、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由于自愿性工具既具有成本效益上的优势,又与主张个人自由的文化相吻合,并且有助于维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因此,在许多社会中成为首选的政策工具。自愿性工具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市场等。

5. 集团决策

【答案】集团决策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的产物。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政府决策就是在不同集团的相互冲突中进行选择。在集团分析模型看来,公共政策是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其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

6. 公共决策体制

【答案】公共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通常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体制应由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等组成。

二、简答题

7. 简述公共服务民营化优点、限制及问题。

【答案】(1)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点

①成本降低。竞争的市场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英国的经验显示,一度是政府财政包袱的英国石油、英国航空公司、电信公司等转移民营后,从1979年起,英国政府每年增加50%的收入。

②提高服务质量。美国都市研究所比较肯塔基州和马萨诸塞州的公、私矫正机构,发现私人机构有些微的进步; 在飞机场,大众速寄系统,以及港口的经营力一面,私人部门比公共部门的确有较高的服务水准; 在社会服务领域,非营利组织所承包的服务比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好。

③选择机会增加。通过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政府的政策可以促进不同输送系统的发展,使公民可以有选择服务的机会。

④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也可以解决政策资金不足、智慧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效地将民间资源整合到国家发展之中。

⑤示范效果。由于大部分公共服务不具有市场性,缺乏竞争的压力,借由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可以对政府及政府人员造成压力,促使他们改进绩效。

(2)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的限制

①从其限度来看,由于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在本质上的差异,政府的许多业务和服务很难民营化,如含有国家主权的业务和事关国家安全的业务。

②民营化可提供的“信息的详细性”对于可以采用某种类型的民营化,亦均有不同限制。即使极力主张民营化的萨维斯在讨论民营化的必要条件时即指出诸如契约外包必须被使用在外包的工作内容、预期工作成就的衡量方式、监督方式等信息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3)民营化可能导致的问题

民营化在现实上可能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公共责任问题。民间组织的盈利取向,可能使民营化的公共服务,在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指导下,忽略了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

②特权与贪污。民营化可能因自利的承包商或代理人贪污或假公济私等法治不健全的状况,民营化为不法的官商勾结提供了便利条件。

③公共服务的不公正。在公共服务转至民间机构后,使用者的付费能力将决定其获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付费能力低者或无能力付费者,往往只能得到较低等的服务,导致社会服务等级化。

④规避巧用。民营机构对于不具经济效益的公共服务,则取巧规避,而只进行较有利的事项。民营者关心的仅是利润的获得,故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公正性与社会外部利益。

⑤管理问题。在民营化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原因,政府部门往往缺乏对被委托者的有效监控,在此情况下,便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8. 何谓政府治理工具? 政府治理工具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如何选择有效的政府治理工具?

【答案】(1)政府治理工具的含义

政府治理工具,也称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日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政策工具乃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2)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

政府治理工具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①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财货与服务。由政府部门承担政策规划即执行责任,费用由政府税收支出或使用者付费。如政府提供军队、警察、各种公共建设等。

②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是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财货与劳务,但由政府机关间彼此签约并将其付诸执行。

③签约外包。是指政府雇用私部门(私人公司或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务服务,费用则由政府编列预算支出。如政府委托私人公司代理清运垃圾等。

④经营特许权。是指由政府核准私部门提供服务,但政府则保留价格之核准权,费用则由使用者付费。如高速公路出口的路线经营权。

⑤补助。即政府通过免税、低息贷款、直接补助等诱因来提供服务,其费用包括政府对业者的补助及使用者付费。如政府的出口退税政策,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而采取的免税政策等等。

⑥抵用券。是指政府赋子符合资格的人民自由选择去消费某种货品,而由政府付费,例如社会救济以及医疗服务的提供。低收入者可持抵用券选择经政府认可的私部门消费,如消费者己超过券额总值,差价则由用者补齐,私部门事后再持抵用券向政府部门兑现。

⑦市场运作。是指政府对于市场运作不加干预,完全由市场之需求及供给自行调节,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消费对象,政府仅维持市场秩序。

⑧志愿服务。是指由非营利组织义工提供服务,如慈善团体的慈善救助; 志愿认领道路、树林的保护等等。政府对此予以鼓励。

⑨自我协助。是指由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符合或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人们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如社区内守望相助等。

⑩政府贩售。是指消费者向政府购买特定服务,民众成为需求者,而政府则为提供者。 (3)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是十分复杂的事情。政府可运用多元政策工具以实现自己的治理日标,运用哪种治理工具,政府干预市场到何种程度,完全视政策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程度、目标的正确性与选择性、对市场依赖程度和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而定。选择哪种政策工具,或者选择哪种政策工具比较好,并没有一定之规。但是通过对各国政府改革的观察可以发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