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影响
【答案】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例如,如果提供给老年人的家庭食品服务数量是政策产出的一个合适的衡量指标的话,那么老年人日平均蛋白质摄入量就是政策影响的一个衡量指标。对政策影响进行监测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目标群体不必一定是受益者。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或计划影响的个体、群体或组织,而受益者则是指政策影响对其有益的群体。
2. 工作环境
【答案】工作环境是指真正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
3. 政策效果
【答案】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在公共政策评价中,政策效果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 公共政策的非预期影响; 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投入公共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公共政策所取得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问的比率。公共政策评价中的政策效果有如下儿种类型:①直接效果:②附带效果:③潜在效果:④象征性效果。
4. 政府
【答案】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一般地,将政府称为第一部门。政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③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④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5. 公共政策客体
【答案】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政策的制定围绕着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展开; 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6. 结构不良问题
【答案】结构不良问题是指包括具有无法确定、难以进行连续排列的价值观的不同决策者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目标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对政策选择及其后果也难以确定,无法估计风险程度。结构不良政策问题的原型是完全不具有传递性的决策问题,即没有哪一个较其他的政策问题更可取,人们很难提出满意的政策问题。
二、简答题
7.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案】生产力是一个时期内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并保证质量。用公式表示为:生产力=产出量/投入量。各类组织,其管理者合乎逻辑的目的,应是创造效益和提高生产力,即管理者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在此环境之中,投入最少的时间、资金、原材料和劳动,达到预期的目的。用最少的资源去完成目标或运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是组织永恒的目标。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产力的高低。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组织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其对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予以说明:一是不断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扩大人力资源投入的收益,实现组织生产力的提高; 二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促使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最终提高组织生产力。
(1)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控制问题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取得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维持和提升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人力资源的成本主要包括:
①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它是一个组织在招募和甄选人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和安置成本。
②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而投入的培训和教育费用。
③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如劳动报酬、福利、津贴、分红等)、奖励成本(奖金)等。
④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事故保障、健康保险、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
⑤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由于职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空职成本。空职成本即机会成本,它是组织因职工离职或离岗使该岗位空缺而承受的经济损失。
在现代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成本是最大的开支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支出,并不断扩大其收益便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的效率。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成本中心改造为利润中心,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直接达到实现生产力的目的。
(2)通过科学化的方法与管理,扩大人力资源的收益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如何扩大人力资源的收益和生产力,从而最终达到实现组织生产力的目标。
提升组织生产力的有效的人力资源途径与方法是:
①通过增加生产力的工作促使生产力的提高;
②通过工作场所的再设计不断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③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组织生产力;
④通过有效的人员激励,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动机;
⑤通过建立满意的工作环境,促使人们更有效地工作;
⑥通过报酬和待遇体系的改进,促使人们有效积极地工作。
8. 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公共管理的立法控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答案】(1)立法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①质询权。指议员对于政府的某项决策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一般通过书面形式,向行政机关领导提出询问或质问,要求答复。质询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与政府政策、公职有关的事项均可提出质询。质询权一般分为询问和质问,后果亦不同。询问是议员向政府就某事发问,被询问的政府官员必须给予回答,但不能引起辩论。质问所提出的问题比较严重,一般需要辩论,辩论后还可能进行信任投票,如果不信任投票占多数,就会导致政府危机。
②调查权。它是各国立法机关普遍行使的一项重要监督权。调查权分为经常性的国内调查和临时性调查。调查权的行使往往由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行使,调查的范围往往涉及法律执行、政府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调查的结果可能导致对官员的弹勃或对政府的不信任。
③弹幼权。它是议会(国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由众议院(或下院)提出诉讼,由参议院(或上院)或宪法法院进行审判的制裁权。弹幼的对象主要是高级政府官员; 弹幼的范围一般限定在与职务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方面。
④不信任表决权。议会对于政府的重要政策议案、财政议案、条约缔结等拒绝通过,或对政府某项重大决定通过不信任案,必须辞职的制度。
⑤除此之外,有些国家的议会还有一些其他手段如批评、举行听证会,行使否决权等来对政府举行监督。
(2)公共管理立法控制的问题
卓越的公共管理,需要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密切配合,行政责任的维护也有赖十立法的控制。公共管理立法控制可能遇到问题主要包括:
①党派利益和压力集团的影响。受狭隘的党派利益、利益集团的压力等因素,通过议会实现责任也仅是一个良好的愿望。②议会企图管理一切的倾向。议会固然应该纠正行政部门的弊端,但不能企图由自己去管理一切事情,在议会的控制和行政自主之间谋求平衡,亦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
9.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答案】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的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在研究公共政策时我们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