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624知识产权法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权利穷竭

【答案】权利穷竭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或经其授权的人制造的知识产权产品,在第一次投放到市场后,权利人即丧失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它的进一步的控制权,权利人的权利即被认为用尽、穷竭了。

知识产权权利穷竭的特点主要有:

①穷竭权项的特定性。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是指特定权项的穷竭,而不是指所有权项的穷竭。 ②穷竭对象的特定性。知识产权权利用尽是针对每一件合法投入市场的具体产品而言的,而不是适用于同一类的所有产品或同一系列的所有产品,它不会导致该项知识产权本身效力的中止。

③穷竭范围的特定性。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一般说来,权利人在一国投放其知识产权产品并不会导致其产品在其它国家的权利穷竭。因此权利人仍然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进口其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的行为。

2. 防御商标

【答案】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把自己的商标同时注册在其他非同种或非类似的商品上的商标。如“海尔”商标可以在家用电器之外的其他商品,甚至所有类别商品上进行注册,以阻止他人的注册和使用。防御商标的注册可以保护知名商标,不必担心因不使用而被撤销,也不必担心他人申请注册在先,可以追究他人在指定商品上使用该防御商标的侵权责任,延伸注册商标的权利。

3.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制度和合理使用制度

【答案】(1)概念

法定许可使用,是指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版权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的制度。

合理使用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2)二者的联系

法定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都是非权利人使用他人作品的正当事由,使用人无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即可使用,其适用情形都由法律规定。

(3)二者的区别

①法定许可制度下,使用人虽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版权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

付报酬; 合理使用制度下,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已发表的作品,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②法定许可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版权作品,而合理使用制度只适用于著作权人己发表的作品。

4. 专利权转让合同

【答案】专利权转让合同属技术转让合同的一种,是指一方当事人(让与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权转让给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相应价款而订立的合同。专利权,是国家依法授予的一种排他性权利(也是在专利权有效期内的技术垄断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使用其专利。但是,专利权可以转让,在专利权人收取专利权受让人一定的价款后,将专利权转移他人。专利权转让,让与人与受让人应签订书面的转让合同。

5. 专利独家实施许可

【答案】专利独家实施许可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被许可方在合同有效期间对被许可使用的专利技术拥有独占的权利,许可力一自己不能在该地域内使用其专利技术,也不得把该技术再许可第三力一使用,但专利的所有权仍属于许可方。这种许可方式不轻易被采用,它对专利权人限制太多。

6. 作品

【答案】作品,是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有以下内涵:

(1)作品必须是已经表达出来的形式。在作者大脑中形成而没有以任何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不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2)作品必须是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的表达形式;

(3)作品必须表达出作者的综合理念。

7. 外观设计

【答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且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是专利权的客体之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除应适于工业应用外,还应具有新颖性,即应当同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外观设计应具有的具体特征有:

①必须与产品相结合,二者具有不可分性;

②以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组合为内容;

③富有美感;

④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8. 专利制度

【答案】专利制度是指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确认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以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的制度。最早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威尼斯。其基本内容包括: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将其要点写成详细说明,公诸于世,征询异议,经过审查和批准后,授予发明者以专利权。

二、简答题

9.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如何确定自然人为作品的作者。

【答案】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著作权法所称的“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确定自然人为作品的作者有以下要素:

(1)作者所为之行为是智力活动,而非其他活动。如收集资料的行为,就不是智力活动,因为这种行为是可替代的。

(2)作者所为之智力活动是对作品构成要素的选择活动。尽管各种作品所用的构成要素都是文字、数字、符号、色彩、光线、音符、图形等,但对构成要素的选择却因人而异。

(3)作者所为之智力活动是将其所选择的作品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的活动。

(4)作者所为之智力活动是表达其思想、情感、观点、立场、方法等综合理念的活动。 前述四要素是并列关系,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10.简述专利权利要求解释中的中心限定和周边限定的区别。

【答案】在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时,对权利要求文字所描述的范围的解释是关键问题。站在不同立场、依照不同的解释原则,保护范围的大小存在差异。

(1)中心限定

①权利要求书是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依据,但是在解释权利要求书时,应该不拘泥于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记载,而要全面考虑发明创造的目的、性质以及说明书和附图所表达的技术方案,即以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表达为中心,以说明书和附图所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为半径来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这就是所谓的中心确定原则。

②这种做法给专利权人提供了充分的保护,但对第三人而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处在不明确的状态,不利于公平竞争。

(2)周边限定

①按照专利法的基本原理,专利权的范围是申请人请求的,应当严格依照权利要求书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说明书和附图不能成为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只有在权利要求的文字记载不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对保护范围作限制性解释。这种依权利要求书的文字描述确定保护的边界的原则称为周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