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610比较文学方法与文学经典解读之比较文学简明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思考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有什么样的前景?

【答案】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对多元文化主义非常关注,对学科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发挥其作用。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前景主要有:

(1)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未来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既是跨越国界和文化传统疆界,同时也是跨越学科界限的。

(2)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3)未来的世界或许既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的一体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义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道并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世界。

(4)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会演变成一种同质化的世界文化,而是充满差异和复杂性的多元“世界体系”。全球化给这个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无非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场景,一个使各种文化互相看视的平台。

2. 比较文学的文类划分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案】比较文学的文类划分研究必须注意三方面的内容:

(1)文类划分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文学中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2)在不同文化中的文类划分意识及其具体表现又是具有相对一致性的.

(3)近、现代中西方文类概念,己经属于比较文学文类学的范畴。其最大的变化是,文类划分标准越来越体现了中西方文学理论的交融渗透特点,文学体裁形式的整体划分原则日益趋于开放。

3. 与小说人物语言相比,戏剧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与小说人物语言相比,戏剧人物语言是表演的基础和于段,在戏剧叙事和抒情中承担着剧情、推进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任务,人物语言要富有动作性、个性化和富于潜

台词。

(1)戏剧人物语言的动作性

动作性指人物的对话、独白一方面与人物的姿态、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对他人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既推动剧情的进展,又表现人物的思想、意志、欲望、激情。

戏剧的基础是矛盾、冲突,在戏剧情节中矛盾无处不在,冲突的形式和表现是依靠人物的行动进行。台词是人物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冲突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能够让观众听清楚、听明白,是否赋予语言丰富的色彩和内涵,与是能否塑造好人物角色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戏剧中语言的艺术处理必须做到台词的表达准确,理解深刻,使人物的台词真正被观众喜欢。

(2)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个性化指人物的对话、独白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经历、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又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表现什么人的性格。

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性格,台词的处理非常重要。塑造人物的年龄职业、思想、品质、兴趣、爱好、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语言处理,是直接关系到角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剧本中的人物语言,不是客观抽象或是概念化的,而是具体的、富有多色彩个性化的。所以,在处理台词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语言的动作性之外,人物语言还要注意创造出富有鲜明个性化的语言。在舞台上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化的角色台词,满足观众对戏剧的审美需求。

(3)戏剧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潜台词指人物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即人物没有直接说出来,而作者寓于语言之中观众根据特定情境和台词可以心领神会的间接语言。

潜台词包含着橘色和剧本的各种各样的内在线索,这些线索是山有魔力的和别的“假使”,由各种各样的想象虚构、规定情景、内部动作、注意对象、大大小小的真实和对这些真实的信念、适应及其他元素交织而成的。情感一旦贯穿到潜台词的整条线索中去,剧本和角色的“贯穿动作”就产生了,它不仅有形体动作,而且也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潜台词存在于台词内部,存在于台词字里行间,作者没有写出来,但又最能表达人物语言的真实含义,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正含义。

4. 什么是文化研究的“文化”概念,为什么它导致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

【答案】(1)文化研究即是研究文化

“文化”在文化研究中以两种主要的相互交叉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文化的聚焦点是象征性再现、文本、修辞、话语。另一方面,文化概念实际上包含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即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观实际上是一个逐渐演变的结果:

①在文化研究的传统中,文化既被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一囊括观念、态度、语言、实践、制度和权力结构,又包括一系列文化实践一一艺术形式、文本、经典、大众商品等。

②文化研究信奉文化乃是再现的观念,对女性、同性恋者、“土著”民族、少数族裔、下层阶

级和身份集团的“再现”使文化研究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创造再现空间的一个学科场所。

(2)文化研究越来越对精英文学研究意味着挑战的原因

①文化研究考察大众文化并非在于要揭露其道德上的腐朽、美学上的贫乏、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化。归根结底,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大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参与姿态,所以文化研究对之的分析重点并小落脚在美学或人文方面。

②“文化”之于文化研究不仅是体现社会生活方式的载体,更意味着一种政治性; 而大众性则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必然焦点和追求,它当然是反精英的。故而,文化研究的视野里自然就没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低俗与高雅之分,它不会立足于精英主义立场格外垂青于高雅文学,也不会对大众文化持居高临下的贬损态度。

5. 为什么说从比较文学来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在学理上拓宽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视域?

【答案】从比较文学的多元开放视域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可以满足从多元文化身份的视域对其进行审视,从而探寻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1)中国文学与外域文化的关系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体把中国文化传统带向世界各华侨栖居地,这种走出中国本土的汉语文学创作在外域把中国文化传统与各华侨栖居地的本土文化整合在一起的关系,更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2)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中,中华母体文化意识与居住国文化意识处于既相冲突又相融合的状态,还可以从比较文学的学科视域对这种既相冲突又相融合的状态做细读式的研究。

(3)从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来看,海外华文文学的东西方两大板块在中国文化的承传和延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也是比较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进行研究的很好的课题。

(4)从个案研究的角度,把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带入比较文学中进行有效的研究。如在对文化身份的表现方面,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小说取得了较大的实绩。

6. 简要论述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及其历史价值。

【答案】(1)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

①“新诗格律化”的提出

“新诗格律化”是闻一多首先提出,是在新月派关于新诗“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月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并不是简单地保留旧格律、古风格,而是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所进行的新的创造。

②新诗格律化的重要内容

a. 情感的节制。新月诗人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新月派的矛头指向是他们所谓的“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也即诗歌中情感的过分泛滥,以及不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b. 本质的淳正。徐志摩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要求新诗回到诗本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