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清华大学时专业综合之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次数分布

【答案】次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2. Q 检验

【答案】Q 检验:把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排序,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并计算可疑出其与相邻值的差值,并将其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做商。得出Q 与题目给出的要求的Q 对比,要是大于,则是舍去。

3. 连续型随机变量

【答案】连续型随机变量:变量可以在某个区间内取任一实数即变量的取值可以是连续的。

二、简答题

4. 心理学研究的解释逻辑主要是什么? 应用这些逻辑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判断因果关系?

【答案】(1)解释逻辑类型

①决定论逻辑,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维方式。

②通则式逻辑,即力求找出能够对某一类现象进行解释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做法。 (2)逻辑解释注意事项

①使用决定论逻辑可以帮助人们提出研究假设、进行研究设计并找出导致心理现象的种种原因,但是这种逻辑可能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会导致对研究结果的错误解释。

②利用通则式逻辑有助于人们迅速且经济地把握一类现象。但是,根据通则式逻辑来进行解释,往往会忽视个体差异,使解释变得不完备,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必须注意解释逻辑中潜在的问题,防止草率做出错误的结论。 (3)因果关系的确定

因果关系指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原因,另一个变量是结果。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主要有:

①变量发生在时间序列上是前因后果,作为原因的变量应该比作为结果的变量先出现,而不是相反。

②两个变量之间有实证的相关,即要能够实际观测到两个变量之间有稳定的共同变化关系。 ③两个变量间的实证相关不因为其他变量的存在而存在,即可以排除其他解释变量间实证相关的因素,也就是排除全部额外变量的干扰。

5. 在一项研究中,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条件下自己选择游戏类型。游戏类型分为安静型和运动型,50名幼儿做出的选择如下表。请检验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

幼儿游戏方式选择的数据表

【答案】因为为小样本,所以采用检验

(1)建立假设

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整理数据并计算值

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3)自由度为df=(2-1) ×(2-1)=1,比较计算得到的

值与临界值的大小拒绝因此,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6.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答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如下:

(1)总体正态分布。方差分析同Z 检验和t 检验一样要,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2)变异的相互独立性。总变异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来源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变异的来源在意义上必须明确,而且彼此要相互独立。

(3)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要一致。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彼此无显著差异,这是方差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假定。这一假定若不能满足,原则上是不能进行方差分析的。

7. 如何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答案】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探讨结果支持研究假设或不支持研究假设的原因,对其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进行综合解释的过程。讨论使整个报告成为一体,是研究报告最重要的部分。

讨论要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但不局限于本研究。讨论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说明研究的结果,解释新出现的现象;

(2)综合分析本研究的结果来说明某种理论和可能的展望;

(3)与已有的观点和发现作比较,分析异同和原因;

(4)用相关领域的成果来解释本研究的结果和推论;

(5)研究的限制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讨论常见的组织方式是在讨论的开始部分,先简单复述自己研究的发现,并解释研究的假设是否得到支持。

8. 访谈法适用哪些研究课题?

【答案】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人们的态度、情感、思想观念和主观感受,从而对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访谈法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调查、学校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科研活动中。

根据访谈法的操作特点可以看出它适用的研究课题在以下几个范围:

(1)由于访谈法可能需要不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所以更加适合于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个体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得到对方相关数据资料从而推论出一定结果和规律。

(2)访谈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访谈的方式也简便易行,即使文化程度不高或者不善文字表达的被访者也能很好的进行互相交流。所以,访谈法的适用对象十分广泛,如访谈对象可以是文盲、半文盲或因种种原因不能书写的人。从更普遍的范围来说,在研究文化程度较低的被访者或书写、理解能力不够的儿童时,访谈法就显得相当重要和不可或缺。

(3)由于访谈法不具有匿名性,并且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所以不宜进行比较敏感、有关个人隐私方面或者“社会赞许性”存在过强的话题。相对来说,访谈法更适合比较中性和普遍的社会生活课题。

(4)人的一些情感、体验、社会关系变化、动作变化或心理过程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样的资料则无法用访谈法取得。所以,访谈法的话题需要一定的可表达性,也就是被访谈者可以通过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述。如果无法表达,则需要考虑其它研究方法,如观察法或测验法等等。

(5)访谈法十分适合与其它研究方法结合使用。比如在对被试进行观察或测验之后,对其进行较深入的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掌握来自主客观两方的数据资料。

所以,虽然访谈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也必须在应用的同时注意由于这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适用范围,如果超出适用范围或应用不当,有可能对心理和教育研究产生破坏作用,影响研究的信效度。所以,研究者在应用访谈法时,要事先考虑访谈的适用的研究课题。

9. 跨文化研究设计的两种研究取向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是

(1)文化普遍性,是将一个文化中的行为与另一种文化或所有文化中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所有文化都适用的有效原则,并确定比较不同文化中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从事普遍性研究的研究者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尽可能多的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研究,以比较不同民族或文化群体的各种行为,其比较文化行为的标准是绝对的或普遍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