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新闻评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道德
【答案】新闻道德又称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一般通过“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形式加以表述。新闻道德的本质特征有三方面:①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通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③新闻事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现有的新闻道德基本分为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西方新闻职业道德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资产阶级新闻实践的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崭新的新闻道德,是在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2. 社评
【答案】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沦,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属言论、杂文性质。它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其作者不限,可以是本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众。
3. 财经评论
【答案】财经评论是有关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有关评论。财经评论的概念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登场,因而从一开始就十分敏感于市场变迁。它着眼于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的关系和博弈,重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趋势判断,力图为受众展示方方面面的联系。通过发表评论,促使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弯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弯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力一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
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5. 对话体评论
【答案】对话体评论是指将对话主体(本报评论员)与对话客体之间,对某一(些)问题或某种(些)现象的评论,如实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即予以发表的一种评论体裁。对话体评论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对话形式来将评论融于其中的,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讨论的话题,二是谁来参加讨论。
6.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案】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7. 评论的新闻性
【答案】评论的新闻性是指新闻评论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新闻价值。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或是针对一个事件、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必须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内容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评论的新闻性决定了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或是针对一个事件、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必须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最关」自、最感兴趣的。在选题和立论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注意有的放矢,就是这个道理。许多配合新闻报道发表的评论,包括编者按、编后等,运用灵活,发言及时,即事明理,由于有较强的新闻性,很受读者的欢迎。现在报纸上各种样式的专栏小言论日渐增多。还有许多配合新闻报道发表的评论,包括编者按、编后等,运用灵活,发言及时,即事明理,由于有较强的新闻性,很受读者的欢迎。
二、简答题
8. 简述立意的要求。
【答案】立意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立意务必正确
立意的正确性,不仅表现在有关国家政治形象等方面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时在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上也要把握好。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现象,都可以评论,但是,这些评论应该有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人民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在进行评论
时,要特别慎重。
(2)立意力求全面
①立意力求全面,是指在一篇评论文章的论述中,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讲清各方面的道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要将辩证统一的思想融入整篇文章之中。
②立意力求全面,不仅表现在一篇文章中,有时也可以通过版面多篇文章的安排达到这个目的。
(3)立意追求深刻
深刻,是指要揭示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揭示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使读者能从评论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评论的深刻是评论文章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所在,也是评价一篇文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立意的深刻除要有新闻敏锐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认识有理论深度。
(4)立意需要新颖
①求新、创新是新闻工作的普遍原则。这一原则不仅要求新闻报道求新、创新,而且对于新闻评论来说,也要求如此。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它要求观念新、角度新、概念新和论述新,只有立意新颖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吸引人,只有这样才可能说服人。
②新闻评论要求出新,表现是多方面的,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却最为重要。社会科学是以研究社会为己任的,它的一切努力在于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干预生活、干预社会的形式,应在对社会的促进上发挥自己的特有功能。
9. 新闻评论论证是否严密,其主要含义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新闻评论在析事明理的过程中,总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来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以雄辩的逻辑力量来说服受众的。一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否严密,它的逻辑性强不强,其含义不外乎以下三点:
①是否能说得使人信服,使受众必然得出并且不得不接受你的结论;
②论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③思想、议论严格周密,思想的过渡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2)为达到严密论证增强说服力的目的,首先要讲求文章中思想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使通篇文字的先后顺序,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每一部分的逻辑推理,都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来组织,从而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论证的过程实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10.在针贬时弊、激浊扬清方面,新闻评论有何具体作用?
【答案】新闻评论,作为议论和说理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体裁,作为论是非、说短长为基本内容的舆论工具,应该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正确引导,把弘扬新风、树立正气、兴利除弊、激浊扬清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坚持用正确的舆论“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由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性质所决定,也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