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会昌之政”研究

关键词:整顿吏治,平定回鹘,讨平泽潞,会昌毁佛,宦官,唐武宗,李德裕

  摘要

  本文主要就会昌时期比较突出的四件大事,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在附论中言及与会昌政局有关的宦官问题,旨在透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来揭示“会昌之政”的概貌。   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分析了会昌时期在吏治方面进行的整顿。通过吏治的整肃,会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各方面都有起色,皇权、相权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也有了提高,并进而认为,会昌时期所以能取得对回鹘及泽潞战争的胜利,由于吏治的整顿由一定的关系。这次吏治整顿工作,围绕着廉政肃贪,严刑峻法着一中心进行。秉笔叫详细的论述了会昌四年五月开始的裁员冗官行动,通过对中晚唐时期的三次省官减奉工作进行对比,揭示了会昌减官的巨大成功及其深刻的历史意义。随后,又从六个方面对会昌时期的吏治整顿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惩治腐败、肃清争分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此必须进行全面的治理和整顿。   文章的第二部分,对评定回鹘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详细的分析了这一战争的全部过程,特别是突出阐明了宰相李德裕在其中的谋划之功。这一边事上的巨大胜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说是时势使然,是回鹘自身的衰弱造成了唐王朝的胜利,但其中的“谋事在人”也不可忽视。文章从李德裕对形势的分析,对边防部署的组织等方面,都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和组织才干,从而给予充分肯定。文章对于这次战争的评价,并未仅限于热情的颂扬,而是从两个方面客观的评述了这场战争的积极意义。   本章第三部分,对于平泽潞之一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的研究。提出了与传统看法相异的见解。认为这场战争虽然以中央政府胜利告终,但战争本身并不值得肯定,他的审理对于改变后唐期藩镇割据局面,并没有能起到什么作用。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与宦官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论述的,并结合党争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这不过是牛李党争中的一块砝码而已。   文章的第四部分,分析了会昌毁佛这一历史上颇著声名的大事。作为佛教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文章认为,会昌毁佛的根本原因,还必须从个人角度这一因素中去寻找,而不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把毁佛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经济因素。文章通过对唐武宗、李德裕二人的信仰道教进行分析,认为武宗确实受到道教徒的游说,才对佛教逐渐加重迫害的,而李德裕则赞裹宗的排毁佛教。在论述时,通过对日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进行了仔细探寻,将毁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很清楚的显示出个人因素——个人意志在其中所起的莫大作用。文章还谈到会昌毁佛的评价问题,对于之一历史事件,本文特持肯定意见的。   本文的最后,还附带着对会昌时期的宦官问题进行了一点粗浅的研讨。主要通过宦官对毁佛政策的态度变化,来反映宦官对政局的影响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文章认为,对于宦官之一特殊的政治势力及其所起的作用,必须给予重视,在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时,必须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分析,给与客观的评价,而不能一味的指责或怒骂。   “会昌之政”的内容,绝不限于本文所论列的史实其他如会昌时期的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当时的经济状况等重大课题,本文均没有涉及。因此本文的广度狭小必定无疑,就是其深度也比不足称,其中的鄙陋之处,尚祈方家指正,以裨作者的认识更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