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短语动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是英语中最生动和最有活力的语言。但要学好短语动词决非易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需了解以下内容:(1)了解短语动词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2)短语动词是一种固定的惯用词组,有时不受语法和逻辑规律的约束,而且短语动词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随意省略或更改。(3)大多数短语动词具有多意性,在不同的场合或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等。这些特点给中国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短语动词带来了不少困难。例如,短语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同一短语也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而且意义也不相同。其次,有的短语动词即可作主动语态也可作被动语态用,但有的短语动词只能以主动出现,不能用作被动语态。另外,有的短语动词用作被动语态时在词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依据对短语动词常规的定义,短语动词约定俗成,不可从字面意思推断其意义。而且教学方法强调机械记忆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获得的最终表现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奥苏伯尔认为知识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对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持同化论的观点。知识的同化的一般条件是:首先,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 其次,学习材料本身应具有内在的逻辑意义。现代认知理论主张意义学习,这种学习和机械学习不同,它强调理解对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的作用。 本研究以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比传统方法和意义教学方法,探索如何有效学习英语短语动词的过程。 第一章 我们将简要介绍近半个世纪来人们对短语动词的研究观点。 第二章 阐述意义学习理论基础。 第三章 从语法角度分类英语短语动词。在随后的一章从语义的角度将英语短语动词分为三类,表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语义从清晰的字面意思,逐渐到模糊的连续系统。也就是说,从动词和副词的自由组合开始,到语义的扩大和缩小,到比喻意义的过程中,短语动词的每个义项都可能跟其它单词或短语动词有某种语义关系,诸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 第五章 简单阐明教学法之后,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小品词对英语短语动词的语义起着关键的作用,以最常用的UP为例,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它的比喻意义,从语义教会学生认知含有UP的短语动词,同时习得它的同义词和反义词等过程。 为了探讨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选用的收集数据的工具为测试,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认知、理解、使用。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