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新闻言论
【答案】在我国,人们是这样认识电视新闻言论的:“电视新闻言论,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虽然,人们对电视新闻言论的定义不统一,但是这些定义有两个共识:①电视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应该有适量的言论,对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其社会意义和影响、个人或机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等,目的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所传播信息的深层含义; ②“新闻意义”的发掘与传播。电视新闻言论的外延包括评论、述评、编前语、编后语等编播形式。
2. 党性原则
【答案】党性原则是指共产党员在党的实际活动中坚持党性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新闻中具体表现为: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宣传本阶级的立场观点,遵循本阶级的路线、方针和新闻政策去报道新闻,引导舆论,形成对本阶级有利的舆论环境。这一党性原则也顺理成章地对新闻采访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
3. 电视经济新闻
【答案】电视经济新闻是电视媒体对国家、群体、个体的经济活动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通过电视经济新闻传播信息,推动经济生活和引导民众从经济发展中展望美好的生活,己成为一切新闻单位的重要任务。作为时效快、覆盖面宽的电视新闻,对于经济新闻的报道,更是重任在肩。经济新闻在我国的各种新闻传播媒介中都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特定条件所决定的。
4. 声画对位
【答案】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着同一个新闻内容中心,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表现形式。声画对位,指声音与画面不同步显现,不是给人以“看图识字,,的简单感知。“声画对位,,传播,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这恰如两张颜色相同的玻璃纸,当它们叠加时,得到的是更深的颜色。
5.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答案】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直接进入画面(即新闻现场),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作直接描述、评论,或对有关新闻人物进行访
问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最大特色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
二、简答题
6. 新闻采访中,记者应当怎样正确地把握和对待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
【答案】记者在采访当中会遇到各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的人。这些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由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决定的。记者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材料,提高采访成功率,就必须注意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然而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下子就袒露在记者面前的,往往是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或手势中,隐隐约约地显现出来。记者采访时,只有通过敏锐的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把采访引向成功。
(1)要注意敏锐地观察和分析采访对象的情绪。
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交谈时要机敏、灵活,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目光、眼神、动作、姿态,并耐心倾听和分析其言辞,如语气的变化和动作细微末节的变化等等,从中探测出采访对象心理状态上发生的变化。
(2)要努力使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采访对象有紧张的情绪,记者应该及时通过转化话题等方式,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比如观察周围环境将话题引到到采访对象感兴趣且有话说的方向上,以此减轻采访对象的心理负担,使其放轻松,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接下来的采访工作,记者可以继续提出他关心的其他的问题,使采访获得成功。
(3)增强对采访对象情绪的顺应性,努力转化不利于采访的心理因素。
采访中,记者要注意顺应采访对象,转化不利于采访的各种因素,使采访得以深入下去。例如,一些记者到农村进行采访时,遇到采访对象谈他们所养的家禽和家畜,而且津津乐道,兴致勃勃,记者不妨也顺应他们所说的称赞一番,让他们愿意把记者当作自己的对话者,从而把记者所需要的新闻材料充分地讲出来。
7. 电视新闻言论有哪几种常见形态?
【答案】电视新闻言论的常见形态包括:
(1)评论员评论
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的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电视评论员是电视台的专职评论人员,是代表电视台表示态度的,所以,评论员评论在电视新闻评论诸形式中是最重要和最具权威性的。
(2)谈话型言论
这类言论主要形态是新闻谈话节目,分为论坛型和座谈型两种。
①论坛型言论是权威人士在座谈中发表的意见、看法、认识或态度。
②座谈型言论是由电视评论员或主播就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邀请社会上有代
表性的人士在座谈会上发表的言论。
(3)述评型言论
述评型言论是一种包括“述”与“评”两部分的言论形式。它既报道事实的具体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评价,既可夹叙夹议,也可集中表明观点与态度。
(4)点评型言论
这种方式的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结合紧密,短小精练,有时甚至只是一句话,主要通过主播对新闻的点评表达媒体的观点。这种形式的言论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说”新闻栏目,而在“民生新闻”栏目中成为常规化的言论方式。其特点是夹叙夹议、语言生动、切中时弊、一事一议。
(5)集纳型言论
这种形式的言论是通过采访、热线电话、读报、短信互动、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的有代表性的言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这种方式的言论具有广泛参与性、视角多元化、观点自由开放的特点,是电视媒体适应数字时代传媒话语“渠道霸权”终结的产物,体现了电视媒体作为公共话语平台的性质。
8. 举例说明新闻记者是创造新闻采访艺术的主人。
【答案】许多著名中外记者都对新闻采访技巧和方法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这是新闻学中的宝贵财富,例如:
(1)黄远生强调记者必须有“四能”是指脑筋能想; 腿脚能奔走; 耳能听; 手能写。
(2)邵飘萍指出记者在采访中要“机警敏捷”,“知新闻之价值”,有“观察力、推理力、联想力”。
(3)范长江认为“记者一定要善于交朋友。交朋友要讲求方式方法,要做大量的工作,要生活在他们中间,很熟、有感情,彼此有交流,互相给予方便,互相服务。
(4)王中将训练采访技巧比喻为“训练侦察兵技术”。
(5)穆青认为,记者的采访就是要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记者的一生就是调查者的一生。
(6)法拉奇采访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采访时第一次主要是互相熟悉,第二次精神上放松得多,问答也更得要领。
这些中外名记者对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总结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新闻理论,所以说细嫩记者是创造新闻采访艺术的主人。
9. 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的要点有哪些?
【答案】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有4个要点:
(1)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
以“看”为主的电视新闻,画面形象无疑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记者在拍摄中应尽量突出画面信息的三个特色:
①明确的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