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理工大学分子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式剪切(Trans-splicing )

【答案】反式剪切是指一种保守的mRNA 加工机制,已经在包括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等多种生物体中发现。SL 反式剪切是反式剪切的一种,是将一段相对保守的剪切引导序列(SL )加到

前体mRNA 的5' 端作为一个外显子,从而提高成熟mRNA 的稳定性,并且可能参与翻译的起始。

2.

【答案】泛素(遍在蛋白)。泛素是指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被水解的小蛋白。

3. 基因超家族

【答案】基因超家族是指一组由于序列的同源性通过序列比对可以彼此匹配而相关的基因。判定同源的主要标准是核苷酸残基的保守性,并参考功能的相似性。

4. DNA 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

【答案】DNA 解链温度是指DNA 变性过程中单链达到一半时的温度或DNA 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增值一半时的温度。

5. Gene Family

【答案】基因家族。基因家族是指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

)经重复和突变产生。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以串联排列在一起,形成基因族(gene cluster)或串联重复基因(tandemly repeated genes),如rRNA 、tRNA 和组蛋白的基因;有些基因家族的成员也可位于不 同的染色体上,如珠蛋白基因;有些成员不产生功能产物,这种基因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 )。

二、简答题

6. 简述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II 梭基端结构域的功能。

【答案】(1)转录起始时,CTD 的Ser , Thr 的轻基非磷酸化,易与DNA 结合;

(2)转录延伸时,CTD 的Ser , Thr 的轻基磷酸化,松弛与DNA 的结合;

(3)CTD 的磷酸化有利于5' 的带帽反应的发生,CTD 的长度以及表达量也会对带帽和加尾产生影响;

(4)CTD 的变化不仅影响剪接因子在核内的分布,而且还对mRNA 选择性剪接产生一定的影响。

7. 早期主要由哪些实验证实DNA 是遗传物质? 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答案】早期证实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主要是Avery 的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以及Hershey 和Chase 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具体实验步骤:

(1)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

①烧煮灭活后光滑型致病菌(S 型)与活的粗糙型细菌(R 型)分别侵染小鼠,发现这些细菌都没有致病能力。

②将经烧煮杀死的S 型细菌和活的R 型细菌混合再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每次都死亡了。 ③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 型(而不是R 型)细菌。

实验表明:死细菌DNA 进行了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小鼠死亡。

(2)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①当培养基中的细菌分别带有S 标记的氨基酸和P 标记的核苷酸,子代噬菌体就相应含有353532S 标记的蛋白质和P 标记的核酸。

②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菌。

③经过1~2个噬菌体DNA 复制周期后,对其子代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检测,结果子代噬菌体32

3532中几乎不含带S 标记的蛋白质,但含有30%以上的P 标记。

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8. 简述激活蛋白(CAP )对转录的正调控作用。

【答案】CAMP 与CRP 结合后形成复合物激活蛋白CAP 。在缺乏葡萄糖时,CAP 合成量增加,提高酶与启动子 结合常数,CAP

起到取代区功能的作用;CAP 还能抑制RNA 聚合酶与DNA 中其他位点的结合,提高与其特定启动子结合的概率。

9. 是通过攻击人体内淋巴细胞,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而致病的。能不能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定时输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特定

碍?

【答案】暂时不能。主要存在的技术障碍有:

(1)体外培养T4淋巴细胞困难:T4淋巴细胞在体内的不同组织环境中分别形成和成熟,于骨髓中生成,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然后移居于周围淋巴组织中,而体外很难模拟其所处的环境。

(2)T4淋巴细胞靶向性转移困难:即使产生了正常功能的T4淋巴细胞,但是输入人体后还需解决T4淋巴 细胞正常移居于周围淋巴组织的问题,

(3)排斥反应克服困难:不同个体的细胞表而抗原物质可能会使个体对基因工程产生的细胞产生排斥。

10.真核生物如何进行翻译后水平的调节?

【答案】真核生物基因翻译的最初产物是一个大的蛋白质分子。有时,必须经酶切成更小的分子才能有生物活性。 加工过程包括:

淋巴细胞而延长生命?主要存在哪些技术上的障

(1)除去起始的Met 或随后的几个残基;

(2)切除分泌蛋白或膜蛋白

(3)形成分子内的二硫键;

(4)肽键断裂或切除部分肽段;

(5)氨基酸修饰;

(6)加上糖基、脂类分子或配基。

此外需在分子伴侣帮助下进行折叠,并正确定位,这种后加工过程在基因表达调控上起主要作用。

11.假如你得到一个拟南芥突变体,表型是花发育不正常,但是发生突变的基因不属于所有已知的花参与花形态建成的基因,你如何研究这个基因在拟南芥花发育中的功能?你觉得这个问题有可能吗(即确实存在这样的 基因吗)?

【答案】(1)可能确实存在这样的基因,原因如下:

①这个基因可能是没有被发现的一个新的基因,所以目前尚未发现其同源基因。

②这个基因可能表达为花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个信号通路因子。

(2)研究该基因的方法:

①克隆该野生型基因,然后转入突变体中看花的表型能否恢复。

②检测该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同时分析基因序列中是否包含有某些功能域, 以推测该基因的功能。

③找出与该基因表达的蛋白有相互作用的其他蛋白,以推测该基因的功能。

末端的信号序列;

三、论述题

12.什么是核糖体?它具有什么功能?什么是多核糖体?请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差异。

【答案】(1)核糖体的含义:核糖体是一个致密的核糖核蛋白颗粒,可以解离为大、小两个亚基,每个亚基包含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rRNA 和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2)核糖体的功能:

①合成的场所,选择对信息专一的

部位(A 位)、②同时容纳另一种携带肽链的tRNA ,即肽基③核糖体包括至少5个活性中心,即mRNA 结合部位、结合或接受

④负责肽链延伸的各种延伸因子的结合位点。 结合或接受肽基tRNA 的部位、肽基转移部位(P 位)及形成肽键的部位(转肽酶中心);

(3)多核糖体的含义:蛋白质合成时,常3〜5个或几十个甚至更多的核糖体聚集并与mRNA

结合在一起,由mRNA 分子与小亚基凹沟处结合,再与大亚基结合,形成一串,称为多核糖体。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①真核生物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 , 而原核生物的为7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