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43教育技术学(含教学设计)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系统设计
【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2. 信息
【答案】信息,指音讯、消息,是一个抽象概念,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它随人类社会的演变而相应的扩大或收缩,总的来看信息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可以断定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范畴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一个概念,信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义的局面。一般来说,与信息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词语包括约束(constraint ), 沟通(communication )、控制、数据、形式、指令、知识、含义、精神刺激、模式、感知以及表达。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3. 绩效技术
【答案】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PT )又称为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简称HPT ). “绩效”一词是英语performance 汉译,指有目的,有预定结果的行为倾向,是一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企业总目标的业绩。企业中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员工自身的因素,如自身的态度、工作技能、掌握的知识、智商、情商等; 其次是企业具体的工作环境,包括企业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最后是公司的管理体制,包括绩效的评估体制、领导的管理能力、绩效提升后的激励措施等。
4.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5. 教学媒体
【答案】媒体是英文media 的译名,意思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通过教育信息的流动,维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 概念图
【答案】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 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 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7.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答案】中文为虚拟学习环境。是把远程交互和面对面的交互按照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并提供某种虚拟的时空的学习环境。对于VLEs ,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所持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教育环境中对于各方虚拟学习所体现的优点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虚拟学习的人来说,虚拟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这意味着虚拟学习还有很多的潜力没有显现出来,还没别人们所了解。
8. 电子档案袋评价
【答案】电子档案袋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性评价,主要是指收集学生自己认为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可以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资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简答题
9. 请你谈谈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变化的认识。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学系统设计无沦在理论框架方面、模式构建方面还是实践应用领域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为教学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出新的研究方向,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框架——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活动理论作为教学系统设计的全新的理论框架,以活动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将教学传递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学习环境设计、与学习活动的设计整合在了一起,为教学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新的理论框架。
(2)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进展——“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我国的何克抗教授在分析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缺点基础上,
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的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 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传递—接受”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 这个教学模式还便于考虑情感因素的影响。
(3)教学系统设计的新思路——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
教学设计自动化是指能够有效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自动化开辟了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的新思路,改变了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知识的传播过程。教学设计自动化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要依靠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才能体现其作用和特点,而且,对于不同的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其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实现思想等都不尽相同。
(4)教学系统设计应用领域的拓展——由课堂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十分重视成本/效益比,这和教学设计的思想是不谋而合。教学设计注重需求分析,强调通过分析、鉴别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国外企业培训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做法都源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为企业培训与开发提供了科学理论与具体做法,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巨大力量。教学设计向企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教学设计开始同绩效技术紧密结合,并通过绩效技术得以实现,这成为教学设计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特征。
(5)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深化——向具体学科深入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向各个学科深入也是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一。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应注重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
(6)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新走向——宏观设计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巴纳斯提出了“宏观设计”的概念,他认为应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引入了宏观设计思想,认为超越、展望和重塑是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的三个主要策略。宏观教学设计立足于大的系统的需求与环境,用系统与环境模型、结构与功能模型、过程与行动模型对未来教育系统进行综合描述。
10.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的内容,及其在教学媒体选择上的意义。
【答案】(1)主要内容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沦,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间接方式得来的。各种经验,大致可根据他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抽象、观察和做的经验)、十个层次。
①做的层次,包括:
a.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b. 设计的经验
c. 演戏的经验
②观察的经验,包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