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833教育技术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系统设计

【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2. 超媒体

【答案】超媒体是超级媒体的简称。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超媒体,,开创了“整合资源”的新模式,是新媒体意识与新商业思维的有机聚合。

3. 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4. 虚拟现实技术

【答案】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一种技术。创建和体验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环境需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接口技术、传感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的支持。

5.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6. 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7. Instructional design

【答案】中文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8. 虚拟教室

【答案】虚拟课堂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通过远程音视频授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网络培训的学习效果,更是满足了用户大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网络培训体系。其系统基础主要由课件制作工具、实时互动课堂、课件点播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网关构成。在这方面,展视互动虚拟直播课堂技术走在行业前沿,能够轻松实现超万人实时在线培训、学习互动与交流。

二、简答题

9. 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的?

【答案】学习过程是个体积累经验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保持与应用三方面。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身心发展状况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者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指的是学习者的生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指学习者心理调节机制。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水平为物质前提,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是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认知结构有“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三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对学习的发生和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的影响。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有助于设定学习过程的起点。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学习者

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可以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

(4)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人与人之间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着一定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比如场依存型的学生喜欢有人际交往的集体学习环境,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需要明确指导和讲授,而场独立型的学生更愿意自己独立学习,个人钻研。这些由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就会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教学方法。

(5)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主要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力系统所引起的。

(6)外部环境

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校环境对学习者的作用最为直接和重要。在学校里,教室和校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另外,物质环境虽然很重要,学校的校风,学习气氛,文化氛围,师生关系等这些外部环境等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0.简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答案】美国的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共经历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等几个阶段。

(1)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

①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是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保障;

②积极寻求理论的指导是教育技术健康发展的基础;

③教育技术协会组织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2)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教训

①新媒体教学热(技术理想主义者);

②公司的过分参与;

③媒体技术与教学系统没有实现整合。

11.试分析网络教育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答案】(1)类型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络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类型:

①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日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