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是以翻译文化操控学派的代表人物André 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框架,将清末民初两位在中国文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代表人物和翻译家严复和胡适作为翻译案例而进行的理论与案例的互动性研究。严复是清末民初这一过渡阶段初期翻译活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胡适则是这一阶段后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文化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中国翻译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分析,去印证Lefevere“改写理论”在研究文化翻译中的普遍适用性。作者把这两位译者及其作品置于当时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去分析译者是如何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等“操控因素”的操控,并论证了其译作在多大程度上是对原作的改写,以及这些译作如何与目标语文化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目标语文化和社会的变革。本文是从改写和操控的角度去研究翻译与目标语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其研究方向属于翻译社会学,其中有不少对特定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介绍,目的是为理论的验证做出铺垫。虽然也有一些文本介绍和分析,但与传统的规定性研究方法不同,这些文本分析是为了从文化的宏观层面去印证目标语语境中“操控因素”对译者的制控,以及译者对原作的改写程度,而不是从语言学或美学层面上对译作及其翻译技巧进行评价。作者相信,本文从改写和制控的角度所进行的文化翻译的研究,将对重新审视和评价严复和胡适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进行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起到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