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因在实质上有违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构成了对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侵犯,背离了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基本商业道德与法律原则,而为大部分国家的法律所禁止。我国2001年10月27日修正后的《商标法》亦将该行为归入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予以明确禁止。本文拟从商标反向假冒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历史发展入手,深入探讨这种行为的性质,并在对其它国家相关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有关立法提出完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有效规制这种行为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概述。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进行概述,包括基本概念的厘定,特征的分析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回顾了反向假冒学说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分析。指出目前理论界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仍存在争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即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混合体。第三部分,世界各国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对世界各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第四部分,目前我国有关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立法现状及相关完善建议。在对我国相关的立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