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学知识复试之文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云梦秦简

【答案】云梦秦简是指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这是第一次发现秦简。墓主为秦狱吏喜,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墓中简保存完好,共1100余枚。其中古籍有《编年记》、《语书》、《吏道》、《日书》、《秦律十)又种》等9种。秦律最为重要,由于秦律在传世文献中极为罕见,这次发现震动了学术界。秦简反映了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这对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秦简

【答案】秦简是指战国晚期的秦国与秦始皇时期的秦朝的竹简文书。重要的出土秦简有两批:一是“里耶秦简”,二是“云梦秦简”。“里耶秦简”是指毗邻重庆的湖南省里耶县(秦势力南渐西线上的一个据点)所出土的竹简,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目前尚在整理之中。“云梦秦简”是指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这1100多枚竹简的简文有《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日书》和《秦法律文书》等。其中《秦法律文书》保留了秦律的许多内容,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3. 硬黄纸

【答案】硬黄纸是唐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较名贵的艺术加工纸,用以写经和摹写古帖。唐代人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纸质半透明可用于书画作品摹本的制作。

4. 粉彩瓷器

【答案】粉彩瓷器是指在高温烧成的薄胎白瓷釉面上以“玻璃白”打底,再以中国画的没骨画法施彩绘,入窑低温烧烤而成的瓷器。由于粉彩能分别明暗、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层次不同的变化,较之五彩更为柔和俊雅,故又称“软彩”。粉彩瓷色阶繁多,色调温润柔和,有明显的立体感。康熙中期烧成,发展于雍正、乾隆朝。康熙时施彩浓厚,色料粗糙,风格简朴; 雍正时突出线条纤细、色彩柔和; 乾隆时大为发展,既有白地、花地绘彩者,又有釉下青花者,有画有诗,画面清新明艳,立体感强。

5. 燕下都

【答案】燕下都是指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从历年出土的兵器铭文看,该城的繁荣时期主要在燕昭王(公元前311年~279年)。公元前222年,秦灭燕,下

都废弃。1930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开始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古城平面呈方形,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和西城都略呈方形。宫殿建筑以武阳台为中心,武阳台以北,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诸夯土台基,是其主要的宫殿区。在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共墓区。宫殿区周围出土大量陶制泄水管道和瓦当、筒瓦、板瓦、陶井圈等。城内有制铁、兵器、骨器作坊遗址,居民区有制铁、兵器、铸钱、烧陶作坊遗址。

6. 湖南道县玉蟾岩

【答案】湖南道县玉蟾岩是指约在公元前13000~11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岩洞遗址,位十湖南道县,面积1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2~1.8米,自然堆积层次近40层。发现烧灰堆等遗迹,遗址出土少量陶器和稻谷遗存以及石、骨、角、牙器、动物骨骼等。陶器制作粗糙,烧成温度低,陶土中多含石英砂砾个别可复原者为圈底釜形器,为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之一。出土的稻谷遗存,兼具野生稻、釉稻、粳稻的综合特征,是一种由普通野生稻向初期栽培稻过渡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为迄今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实物。该遗址所见考古学文化是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一种表现。

7. 清明上河图

【答案】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著名风俗画作品。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厘米。画面详尽描绘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清明节时汴河两岸热闹繁华的市俗风情场面。画卷从汴梁郊外一直画到繁华街街,共描绘人物550余人,牲畜60多头,舟船10余只,房屋楼阁30多组,车轿20多辆等。各种行业及其人物俱全。此画卷构图精细周到,描绘细致入微; 以水墨勾线为主,朴实素雅。此卷后幅有金代以来张著、李东阳等13家题记,铃有“嘉庆御览之宝”等鉴藏印10余方。该画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为北宋商业、城市等方面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画真迹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8. 兔毫盏

【答案】兔毫盏是指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乡的建阳窑所生产的黑釉器建盏,建盏即“兔毫盏”,供宋代宫廷及统治阶级的上层士大夫“斗茶”,因此它又因“供御”而负盛名。它璨亮的黑釉表面“流淌”着细如兔毫的条纹。其成因是胎中的氧化铁高达9%,高温时部分铁质融于釉中,但在烧造的过程中釉有气泡,气泡又将铁带到表面。当温度达到1300℃时,釉就开始流动,同时又携带部分铁质流成条纹,待冷却时便析出赤铁矿的小晶体,由此形成“流淌”的条纹。

二、简答题

9. 文物鉴定有哪些要求?

【答案】文物鉴定本身是一种科学研究工作,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是:

(1)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物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从造型、质地、纹饰、工艺等方面对文物的真实性、科学性做出正确鉴定。

(2)通过鉴定研究和比较分析,准确地判明文物的真伪、年代、时代特点或风格以及作用。

(3)通过对文物的综合研究,分析和揭示文物的形式与内涵,准确地评定其价值的高低。

(4)文物鉴定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掌握或了解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分析鉴定方法。

(5)文物鉴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鉴定人员必须具有法律观念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国家文化财产高度负责的崇高品德。

(6)认真作好鉴定的各项资料整理工作,写出鉴定意见,作为完整的文物资料档案,妥为保存。

10.纸质文物的“染璜”是什么,对纸质文物保护有何意义。

【答案】(1)染璜的含义

染璜即染黄,是指用药将纸染成黄色的过程。大约公元前300年,刘熙编写古代诗书《释文》中将染璜定义为“染纸”。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0年时纸张己广泛用于抄写书籍,这时染璜已很普遍。

(2)染璜对纸质文物保护意义

因染璜药液是一种有香味及驱虫毒性的药液,用以浸染纸张会使纸张具有驱虫防蠢虫的作用,又使纸张表面光滑。此法一直延续到宋代,在书籍长期保存中作用明显。敦煌现存的写本所用纸张很多都是用此法染过的,从保存情况看,凡经染璜处理过的书籍,其保存情况比没染过的要好。

11.什么是礼器,试从玉器角度分析说明玉礼器的功能与类型。

【答案】(1)礼器

礼器是指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商周青铜礼器又泛称彝器。

(2)玉礼器的功能与类型

①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

②《周礼》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踪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墟礼四方、玄璜礼北方”。

③六瑞、六器是周王朝正式建立的国家典章制度。六瑞标志官职高低,六器祭祀天、地、四方之神。在玉种、色彩和器形上,规定得十分明确和严格。

12.简述去除无水乙醚中的少量水和微量乙醇?

【答案】(1)先用无水氯化钙去除乙醚中少量的水及微量的乙醇。

(2)去水去醇后的乙醚经蒸馏后,压入钠丝,浸泡4~5天,以去除残留的微量水和乙醇。

(3)因用金属钠除微量的水、醇时,反应会放出氢气,可在用金属钠除微量水、醇的容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