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从众
【答案】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二、简答题
2. 简述决策的主要理论。
【答案】决策理论(decision theory)研究决策者在不同处境下该如何选择才最为理性,但理性的决策与结果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决策情境中存在“决策风险”,“最佳决策”的目标就是使预期的损失(expected loss)最少。
(1)概率理论
人们的决策通常是以概率为依据的,认为“小概率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做决策更多的时候依据的是主观概率,即人们对客观概率的主观判断。诺曼指出,导致主观概率的原则有:
①人们倾向于高估低概率事件的出现,低估高概率事件的出现;
②人们倾向于表现出赌徒的谬误,预测暂时未出现的事件很可能最近出现;
③人们倾向于高估有利事件的真实概率,低估不利事件的真实概率。
(2)预期损失理论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以损失(或负收益)来描述各种决策结果,采取预期损失最小的行动。
(3)效用理论
决策效用是指对于决策后果的主观评价。在许多情况下,效用是比预期损失更适当的决策指标,决策应该建立在“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的基础上。
效用理论提出一条重要的决策规则或称EU 标准:在决策中使期望效用值(EU )最大。影响和决定效用高低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各种非经济因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因而会在相同的情境中做出不同的决策。
(4)对策理论
对策理论(game theory )是对不确定情境中一些“冲突”或“竞争”情境的决策分析,旨在寻求最好的对策策略。对策理论主要研究两类对策问题,严格规定的对策和混合策略的对策。
对策理论常用的方法是“两难对策法”;对策理论还运用概率决策规则,通过对主观概率的考察,把对策理论问题看作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问题。
其他决策理论还有合理行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等。
3. 简述领导者的心理影响力。
【答案】领导者的心理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事物、他人心理和行为状态的力量。影响力是一个矢量,可以通过方向和大小两个指标来衡量。影响力是领导有效性的关键,也是领导者具有领导能力的标志。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1)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是社会、组织赋予领导岗位的,具有强制性,迫使被影响者服从。强制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肉体折磨、经济制裁、心理挫折、消息封锁、舆论围攻等。权力包括暴力和威胁。权力影响力来源于群众的统一意志。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来源于他对群体内的资源的控制,其中包括物质资源控制、社会资源控制和精神资源控制,而这些正是群体成员们所需要的。
(2)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自身具有的、对人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是建立在信服和敬佩的基础上的。构成非权力影响力的因素有四个:
①品格因素,主要包括付出、使命、上进、道德、品行、作风。优良的品行使人产生由衷的敬爱感,能吸引或诱导人去仿效;
②智能因素,包括知识、技术、智力和能力,具有较高水平智能的人一般具有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
③感情因素,感情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能使人产生亲切感;
④领导艺术,即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创造性方式、方法,又称为领导技巧。
4. 婚姻幸福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根据这些条件,应该如何发展婚姻关系?
【答案】(1)身体条件
夫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获得婚姻生活幸福感的必要条件。身体不只关系到自己的感受和行动,也影响到配偶的感受和行动,态度和对待行为。
(2)能力条件
①认知方面。智力、知识和技能对于解决婚后生活中的问题是必需的,同时,正确认识和把握对方也需要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 ②情绪和情感方面。伯吉斯和沃林(
绪上的依赖
关系,即相互共鸣的理解以及相互鼓励、心心相印是必要的。稳定的情绪和婚姻幸福感成正比。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正确应对对方的情绪,是夫妻生活的必要前提。
③决策和意志方面。现实中,结婚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主见,容易受亲朋好友的影响。决策能力强、具有果断素质的夫妻,容易获得美满生活。
)指出,夫妻之间在情
(3)期望条件
①一方的行为与配偶对前者期望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者的幸福感。实际表现与角色期望的差距越大,婚姻满意度越低。
②每个人的行为都出于自我期望。如果其行为吻合于配偶期望,那么这是因为夫妻的自我期望与对他期望之间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或者彼此认同对于婚后幸福至关重要。
③自我期望和对对方期望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同样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夫妻,容易在期望方面达成一致。但是,每个人所受到的具体环境影响是不同的,这方面的差异越大,夫妻进入和谐状态的可能性越小。
④性格特征与配偶对该性格的认同也是重要的。对配偶的性格有正面评价的人婚姻满意度较高。
(4)经济条件
收入较高的夫妻婚姻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即经济条件的提高有助于婚姻质量的提升。经济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收入的绝对量,二是与这一决定量相关的主观判断,三是经济支出的安排方式。
①伯吉斯•沃林和洛克的研究都指出,婚后的收入储蓄额越高,结婚生活的幸福程度也越高。然而,影响幸福感的直接因素是对收入的主观判断。对自己的收入评价较高的夫妻,倾向于有较美满的家庭生活。
②伍德豪斯的研究认为,经济开支和安排与幸福度有很大关系。牛岛等人发现,收入全部交给妻子的,夫妻幸福度较高,而且妻子的幸福感特别强。 ③伯吉斯和沃林(
妻幸福的必要条件。
(5)社会条件
①从事领导性强、变动小的职业的人,比较容易获得幸福生活。社会地位越高,满意程度越高。
②当夫妻学历相同,或者丈夫的学历比妻子略高一些时,婚姻容易达到美满。
③如果丈夫或者妻子在结婚后依然过度依恋母亲,那么在生活中就容易出现冲突。但是,如果夫妻两人都对父母相当依恋,却有利于对婚后生活的适应。
④在对父母的态度方面,伯吉斯和沃林认为,婚前对父母的态度都非常好的夫妻婚后生活的幸福感比较高。
⑤在对朋友的关系方面,洛克以及伯吉斯和科特莱尔都发现,夫妻在婚前或者婚后都有一些同性和异性以及共同的朋友,会有助于婚后生活的适应。
5. 请举例说明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调整情绪的办法。
【答案】研究者把应对方法分为两大类: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调整情绪的办法。
(1)当个体企图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改变引起应激的事件和环境时,用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整情绪的办法则是想法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行调整(如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换个角度看问题,
)发现,丈夫婚后就业稳定和连续性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