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55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 社会活动

B. 人类社会的活动

C. 人类自发的活动

D.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答案】D

【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属于分离焦虑的( )阶段。

A. 反抗

B. 失望

C. 超脱

D. 平复

【答案】B

【解析】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3. 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 )基础之上。

A. 幼儿的思维能力

B. 幼儿的感性经验

C. 知识的系统化

D. 科学性

【答案】B

【解析】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来与外界接触,所以,幼儿的感性经验就成为幼儿获取外界知识、将外界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前提。幼儿的知识结构只有建立在幼儿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与幼儿自身经验相联系,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为B 。

4.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

A. 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

B. 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

C. 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D.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

【答案】D

【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5. 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 环境因素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文化水平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受经济状况的制约,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因此,答案为D 。

6. ( )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

A. 全民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教育民主化

D. 教育现代化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7. 行动操练法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 )。

A. 审美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B. 心智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C.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D.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

【答案】C

【解析】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

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其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8. ( )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A. 良好的品德修养

B. 良好的身心素质

C. 良好的审美能力

D. 良好的智力水平

【答案】B

【解析】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期,身体各器官正在快速成长,身高、体重不断增加,神经系统成长加快,其身心发展速率是人生中最快的一个阶段。同时,学前儿童处于身体柔弱,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都较弱的时期,因此坚持以学前儿童身体为重,保护、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9.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创造力

【答案】C

【解析】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因此,答案为C 。

10.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 )原则。

A. 独立自主性

B. 发展适宜性

C. 活动性

D. 综合性

【答案】A

【解析】独立自主性原则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11.幼儿教育是对( )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

B.1~6岁

C.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