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工业社会中,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 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 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 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 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答案】A
【解析】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化:①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②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③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④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2. 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 )基础之上。
A. 幼儿的思维能力
B. 幼儿的感性经验
C. 知识的系统化
D. 科学性
【答案】B
【解析】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来与外界接触,所以,幼儿的感性经验就成为幼儿获取外界知识、将外界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前提。幼儿的知识结构只有建立在幼儿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与幼儿自身经验相联系,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为B 。
3. 幼儿教师要事无巨细,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关心和帮助,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 )。
A. 繁琐性
B. 细致性
C. 微妙性
D. 平凡性
【答案】B
【解析】幼儿教师劳动具有艰巨性、细致性、自主性、创造性、示范性、感染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幼儿教师要事无巨细,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关心和帮助,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
4. 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 )实现的。
A. 学校教育
B. 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 家长的教导
D. 社会的帮助
【答案】B
【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这‘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几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因此,答案为Bo
5. 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 )入手。
A. 情感
B. 意志
C. 行为
D. 认识
【答案】A
【解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求幼儿德育目标从情感入手。因此,答案为A 。
6. 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 )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 街道
B. 区
C. 市
D. 县
【答案】A
【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因此,答案为A 。
7. 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
A. 中期目标
B. 近期目标
C. 远期目标
D. 活动目标
【答案】B
【解析】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目标分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四个层次。其中,幼儿园每周或每月所制定的目标属于近期目标。
8. (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答案】B
【解析】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9.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
A. 中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美国
【答案】D
【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建立了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世纪末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培养适应美国工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当时战后300万美国退役军人进入新建的社区学院学习,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准各人才。
10.( )是幼儿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培养。
A. 兴趣和求知欲
B. 幼儿的积极性
C. 经验基础
D. 创新能力
【答案】A
【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作用。学生只有对某事物有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 求知欲则进一步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探索未来的兴趣。因此,答案为A 。
11.游戏是幼儿的( )。
A. 自发学习
B.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C. 自我学习
D. 有目的性的学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