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公共物品

【答案】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纯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

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自动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二、简答题

2. 对公平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怎样理解特定社会中公共部门如何根据不同的公平内涵选择适当的收入分配政策?

【答案】(1)对公平的理解有许多种。如果根据功利主义,实行绝对平均,公共部门就应该在收入分配时贯彻绝对平均,通过税收使社会中相同边际效用曲线的人最终可支配收入相同。

(2)如果根据罗尔斯标准,认为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社会中生活处境最差的那个人,就应该在收入分配时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通过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全体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提高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3)如果从机会公平的角度,就应该保证每个人赚取收入的机会相同,在收入分配中采取“只要规则公平,赚得的收入都理应受到保护”的原则。

(4)从社会福利函数看公平,要在收入分配中进行大量的定量定性分析,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个人的无差异曲线难以收集统计,造成以此种公平内涵作收入分配政策的基础的成本过大。

(5)当今社会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正面临改革。改革的方向依然存在争论,不过舆论导向是缩小贫富差距,其中混杂了功利主义和机会公平(消除不正当收入)等各种公平内涵。

3. “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最佳税收总量可能是不同的”,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答案】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究竟多高才比较合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收理论问题。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是国民经济税收负担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①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的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T/GNP)。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个国家的居民为依据计算的生产总值,包括居民在国境内外的全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但不包括国境内非居民的这个部分。

②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T/GDP)。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范围为依据计算的生产总值,包括国家领土范围内居民和非居民的全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但不包括居民在国境外的这个部分。

(2)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国家,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税负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国家职能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文化观念、历史传统政治因素等,每一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宏观税负产生影响。

4. 影响中国当前军费开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中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这与军费开支的变化是否存在矛盾?

【答案】(1)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内因素,更有国际因素

一国的国力水平为国防支出提供最为根本的财力保证。而国际形势、他国政策和接受军事冲突风险的意愿性也是影响中国军费开支的因素。

(2)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与军费开支的变化并不存在矛盾

①一国的军事水平一定程度上是该国的安全与国际地位的保证,当前国际形势纷争复杂,其他国家都有增加国防支出的趋势。

②中国国防费的增长仍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增长。

③国防支出是否合理,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国防支出的规模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支出是否达到目标实现的要求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5. 为什么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公共产品最优提供模型? 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答案】(1)公共产品最优提供模型主要包括庇古模型、鲍温模型、维克塞尔一林达尔模型和萨缪尔森模型。人们提出不同的公共产品最优提供模型是因为他们关注的对象、研究问题的角度、使用的方法、假设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

(2)上述四个模型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基本理论之上,并都使用了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效用函数、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等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的都是公共产品如何实现最优提供的问题。

区别在于各个模型所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庇古模型给出了一个人对公共产品提供水平需求的决定条件,公共产品应该持续提供到最后一元钱所得到的正边际社会效用等于为最后一元公共产品而纳税的负边际效用。

鲍温模型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比较了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提供之间的差异,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萨缪尔森模型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得到,消费上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生产上的边际转换率。 维克塞尔一林达尔模型是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提出的时间比萨缪尔森模型要早。它又不同于鲍温和庇古的模型,因为它考虑了政治因素。W.L 模型试图找出民主社会中公共产品产出的合理水平,以及在不同的人之间如何分摊公共产品的成本即税收负担问题。最佳条件是每个人所愿意承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于1。

三、论述题

6. 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何不同?

【答案】(1)概念不同

①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能够直接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为实现这些价值服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资产。

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不参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国有资产。它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公立学校、科研机构、部队等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不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

(2)使用主体不同

①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一般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集体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单位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公立学校、科研机构、部队等行政事业单位。

(3)原则、目的不同

①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原则,以盈利为目的。

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则是以完成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和开展业务活动,直接参加或服务于生产经营为目的。

(4)补偿、扩充的资金来源不同

①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增殖、保值的功能,它的原始资金来源于国家,但它的运用则是自负盈亏,资金的后续投入虽有国家成分,但最主要的来源是自我资产的盈利,即留存公积金。

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补偿、扩充的资金来源具有非直接性,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7. 中国现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是否具备了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的四个基本性质?

【答案】(1)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性质:

①计划性

a. 政府必须预先制定政府预算草案,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收支计划,并向议会提交预算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