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之公共经济学之公共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准公共物品
【答案】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险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它具有两个特性:①消费中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 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等。
二、简答题
2. 税收价格与市场价格有哪些基本区别?
【答案】(1)二者的概念不同
①税收价格。税收和满足公共需要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税收是私人经济部门为消费公共品而向公共经济部门支付的“价格”,从而将纳税和公共品提供纳入交换关系和价格分析的框架之中,使纳税行为有了经济学的理论根据。
②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价格,是劳务与产品交换时要立即支付的价格,于交易前买卖双方就达成明确的一致。这是与税收价格不同的概念,税收并不直接表现为人们在市场上购物而支付的价格,市场价格则代表实际意义上的交换代价。
(2)税收具有市场价格所没有的特性
①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的征税活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强制性是税收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这一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②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归国家自主支配和使用,国家并不承担任何必须将税款等额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或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的义务。
③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政府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形式制定了税收制度,规定了各项税制要素,并按这些预定的标准进行征收。
3. 为什么说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分别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答案】(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①平等原则
是指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获得的收入的比例,向国家缴纳税收,以供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之需。
②确实原则
是指各个国民应当完纳的税收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确实原则要求实现课税的确定性,以便纳税人在事前作出决策。
③便利原则
是指各种税收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给纳税者以最大的便利。
④节俭原则
是指税收的课征费用应当最少的原则,它要求一切税收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市场和资本的基本要求,即尽量限制政府干预的“守夜人”国家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说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根本要求。
(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提出了四项九日的税收原则:
①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和弹性原则两方面
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且要有弹性,随着财政支出需要的变动而相应地增减。
②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和税种的选择两方面
a. 税源的选择要有利于保护资本即税本,税源应该主要是所得,而尽量避免对财产和资本的课税;
b. 税种的选择则应考虑到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③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两方面
a. 普遍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遍及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每一公民都有纳税义务;
b. 平等原则指税收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主张采用累进所得税制,并对最低生活费用免税。 ④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方面
a. 纳税的时间、方式及数量等应预先规定清楚;
b. 纳税手续尽量简便,以方便纳税人;
c. 征收费用应力求节省。
瓦格纳的理论适应了当时国家从消极的“守夜人”到社会政策执行者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把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所以说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4. 不同的政府观点对于公共经济问题分析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案】(1)政府有机论
①“政府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②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的利益
是至高无上的。
③在此种理论下分析公共经济问题,必然十分强调政府(国家)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先国家,再集体,最后才是个人,抹杀了个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2)政府机械论
①“政府机械论”认为政府(国家)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
②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而不是群体,国家重视个人利益,进行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规制等经济活动时将更多地考虑个体的利益,权衡对个体利益损害的最小化,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
5. 为什么面对着种种非难和改革企图,个人所得税至今仍然作为主要税种存在着?
【答案】(1)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①以一定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
②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所得税制经常要选择累进税率,而且其立法普遍依据的原则是:“多得多征、少得少征、无所得不征”。这样,亏损企业和无收入的个人是不用缴纳所得税的。这点与商品税的比例征收完全不同,商品税不论纳税人是赢还是亏,只要发生市场营业行为就要纳税。正因为如此,所得税在保证财政收入上不如商品税,但其征收是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税基之上的,从而能够更好地针对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负担,并针对纳税人的贫富程度来调剂社会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不公平状态。税收的公平原则因此得到较好的体现。
(2)个人所得税,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所得税一般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在促进经济稳定方面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3)个人所得税虽然可能对工作和储蓄带来消极影响,但是否真正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程度。当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时,它就没有这些消极影响。
三、论述题
6. 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是不是带有偶然性?SARS 过后,中国增加了公共卫生支出,如果没有SARS ,那么相关支出就不会增加,这是偶然的吗?2003年“神舟五号”顺利升空,2007年“嫦娥1号”卫星发射升空,中国的航空航天支出是否会因此而大幅度增加?
【答案】(1)根据公共支出的时间模型,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并不具有偶然性
①在特殊时期,政府将被迫提高税收水平已满足新增的支出需要,不过在危机发生时期,比如这次的SARS 税收的提高通常是人民可以接受的,从而使得公共支出的渐进上升状态转变成为急剧上升状态。
②如果没有这次SARS ,那么相关支出还是会增加,因为公共支出的时间模型论述了随时间增长的公共支出,只不过如果没有发生像SARS 那样的特殊事件的话就不会忽然大复增加。
③但在特殊时期过后,公共支出通常小会回落到原来的水平上,而是会有所增加,是在新的水平线上进行新一轮的渐进上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