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13年恐怖组织盗用美联社Twitter账号,向社会发布白宫爆炸以及奥巴马受伤的假消息,美股瞬间暴跌,导致美国经济相当程度的损失。2014年,我国多起暴恐案件发生,事后证明暴恐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互联网上暴恐音视频信息的煽动。越来越多的现实事例表明,恐怖组织正在借助网络平台大肆进行联络、招募、煽动恐怖主义活动甚至发动某种程度上的网络恐怖主义袭击,危害巨大、影响恶劣。针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理论界开展专门研究,实务界加强防范和惩治迫在眉睫。
从“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犯罪”等上位概念着手,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厘定统一可以扫清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研究的障碍。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可从犯罪学、刑法学角度分别予以定义。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自身发展”、“恐怖分子个体因素”角度分析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产生原因,利于全面认识该类犯罪,“对症下药”寻找良策。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普通网络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方面的差异着手,分析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特征,利于进一步明晰对此类新型犯罪的认识。对当前国内外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举措进行反思,提出包括“统一定义”、“增强合作力度”、“平衡犯罪打击与人权保护”以及“增设法律规定”在内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全球联防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实践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