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7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行政监察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行政监察是指国家行政机构内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进行的监视和督察。

行政监察的作用,是指行政监察机关通过履行监察职责,完成行政监察的基本任务,对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加强人民政权建设

行政监察机关通过履行监察职责,实施对监察对象的监督检查,严肃执行行政纪律,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的宣传教育,从而增强其公仆意识、廉政勤政意识和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促使他们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命令,清正节俭、奉公守法、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高效率地为人民工作,这样就可以加强国家行政机关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行政法制建设,使政府机关及公务员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从而加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新时期的人民政权建设。

(2)促进和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①不断清除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障碍。通过惩治腐败,促进廉政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投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增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原动力,有力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②通过惩治腐败,开展执法检查。纠正执法中的偏差,解决政令不畅的种种问题,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因贪污受贿、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③通过查处违纪案件和进行执法监察,纠正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正之风,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维护公平竞争和正常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广大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减轻负担,为他们的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通过履行职责,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克服官僚主义拖拉作风,促进政府机关改善行政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行政监察机关通过维护政纪,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既是政权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是各项事业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等优良作风的发扬,对人民群众具有很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以德治国战略方针的实施。

2. 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答案】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受个人或政府从事活动的影响。虽然在自然界里不存在政治,但自然事件及其结果却可以极大地影响政治,如政治价值观的改变、政治优先顺序的改变等。一般来说,自然灾害难以在现代社会起触发机制的作用,环境的一般性破坏并不需要政府做出公共政策方面的迅速反应。许多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洪灾、火灾、旱灾、虫灾、咫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发生的频率都很高。但就其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而言,都不足以构成政策议程。

(2)经济灾难

经济事件并非只会对经济领域构成影响,它的发生同样会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影响。经济的萧条可以触发政策变革的社会要求。

(3)技术突破

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汽车的发明及其批量的生产带来能源的巨大需求,引起公路的大规模建设,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电视电话技术的应用使信息能够得到迅速的传播,国会辩论、总统讲话、时事新闻,一开开关就进入了家中; 电脑的激增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它不仅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全时政府”的概念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表现。

(4)生态变迁

人类生存最为必要的一些资源,多是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仅以一定数量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的改变并不完全由生态自身的推动力所产生,其中涉及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当然,对人类活动做出反应的生态转移是缓慢发生的,然而,生态问题一旦形成就可能造成极大的震惊,导致公众的迅速反应,产生过去从未考虑过的政策问题,如水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影响、沙尘暴现象等。

(5)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政治理念和政府责任等方面态度的转变,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促使公共政策发生很大的转变; 发生在美国的女权运动,促使社会重新思考与妇女社会地位有关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黑人解放运动吹响了向种族歧视进军的号角,提高了黑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在中国,权力机构对政府监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权力机构的监督遇到哪些主要的困难?

【答案】(1)中国权力机构监督政府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行政责任的主要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a. 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政府的全面工作报告。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例

会时,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的决议,评价、总结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目标。它是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具有宏观、全面的特点。

b.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某一方面的专题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例会,一般都要听取政府工作某一方面的专题报告。在审议工作报告时,常委会委员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提出批评和建议,询问政府有关部门。

c. 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听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

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计划和预算的基础上,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计划、预算,其实质是从最基本的方面制约、监督政府。一般来看,计划、预算的审查和批准包括三个阶段:初步审查。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国家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主要内容,向全国人大则政经济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汇报,由其进行初步审查,正式审议。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此问题的报告,由各代表团和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表决批准。全国人大通过有关决定,批准计划和预算及其报告。在批准之后,人大要对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听取国务院关于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对计划和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作的部分调整,人大常委会也要审查和批准。

③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这些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的一个重要手段。

④质询和询问

质询是人民代表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对政府机关提出质问,要求被质问机关在法定时间内以法定的形式进行答复的活动。

我国质询制度的基本点包括:a. 提质询案的时间应在人大会议或常委会会议期间; b. 提质询案必须符合法定的人数; c. 质询案以书面的形式提出; d. 质询的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还可以质询法院和检察院; e. 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⑤视察和检查

a. 视察。人大代表通过视察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并对政府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监督政府的工作。视察的主要目的是联系群众、了解情况,为在会议上审议议案、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等重大问题做准备。视察有个人视察和集体视察两种方式。

b. 检查。第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第二,执法检查就是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各自的行政辖区范围内得到贯彻和执行。

⑥建议、批评和意见

依据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全国和地方一各级人大代表有权向本级人大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