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9 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7 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5 2017年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34

一、概念题

1. 政策方案规划

【答案】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①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②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⑤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2. 有限理性

【答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缘于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批评,认为人类行为受知识、能力、心理及信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办法达到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要求。有限理性模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其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的主要内容有:①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一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②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③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3. 正式议程

【答案】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己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在程序上表现较为正式和固定,在方法上表现比较严谨和精确,在内容上表现较为具体和集中。

4. 垄断

【答案】垄断是指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这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力量。市场之所以具有保证效率实现的能力,是因为它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社会将资源配置到社会成员最需要的地方,价格这一信号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偏好和需求信息的作用,从而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一旦少数市场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价格作为反映社会成员需求信息的机制的能力也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削弱,从而使价格机制不再具有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的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终是与垄断者利用其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福利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市场中出现垄断者时,

垄断者通过控制市场价格来谋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二、简答题

5. 简述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的看法。

【答案】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self-interest )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C.Hood )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1)即时的专业管理(hands on professional management)。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

(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explicit standards and measures of performance)。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组织。

(5)转向竞争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

(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6. 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答案】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者要成为组织绩效的中心。中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绩效中心的作用在于促使绩效管制制度化; 收集和传递绩效信息; 向高层管理者提供绩效数据等。

(2)高层的支持与承诺。这并不意味着行政首长仅仅阐述绩效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求高层管理者定期地审查组织以及组织管理的绩效,促使组织成员要为绩效的改进负责。明确的高层支持可以使绩效改进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

(3)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一个组织必须在绩效改进方面有明确的日的和目标。日标可以是宏观的,亦可以是具体的。要将总体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方法结合起来。尽管适应每个组织的规划可能千差万别,但规划本身是必要的,因为其向所有的组织成员阐明了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4)绩效衡量对组织要有意义。绩效衡量是绩效改进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绩效衡量并不‘定要非常全面,但其必须是那些容易理解和计算,并且对管理者和组织成员有意义的。

(5)利用绩效规划和衡量体系使管理者负责任。要通过阐明预期的绩效,比较现有绩效与预期绩效的差距,并运用这些信息评价管理者和组织的绩效等方法,促使责任的实现。每一个组织必须研制适合自己的绩效责任体系。

(6)意识到绩效的重要,并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进。要促使组织成员认识到绩效的重要性。组织的成员要参与到组织绩效改进的进程之中。

(7)要连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绩效改进的机会。要通过绩效评估,发现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机会加以改进。

7. 简述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

【答案】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之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1)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行政学者古德诺于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学者怀特(White )于1926年也主张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维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公共行政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2)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个阶段,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有学者在1929年出版《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不考虑环境之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PDSDCORB 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公共行政乃立足于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即政治与行政一分法与行政原则。这样的立足点,使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缺憾与不足。最大的不足在于忽略了政治环境对公共行政之影响,缺乏对政治环境的研究与了解,更没有对政治管理相关知能的探讨。而所谓的行政原则,往往彼此矛盾,事实上亦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行政情境。

(3)公共行政即政治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行政原则”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政治学作为公共行政的母学科,的确对公共行政的性格发展发生了巨大影响,政治学的基本篇言,如民主价值、多元政体、公民参与、社会正义、法治、正当程序等一直支配着公共行政学者的心灵。这时期的公共行政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normative orientation)。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

(4)公共行政即管理学

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基础之上:

①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

②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

③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

该阶段将公共行政转向管理,为日后公共管理途径的发展创造了基础。1975年乔治城公共服务实验室主任莫什金所领导的机关间政策管理援助研究委员会对预算管理局(OMB )的报告中,提出了公共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政策管理、资源管理、方案管理。这份报告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