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专项运动技能(同等学力加试)之体育心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作轨迹

【答案】运动轨迹是指身体的某一部分从开始位置到结束为止所经过的路线组成的动作的空间特征。运动轨迹由运动轨迹方向、运动轨迹形式和运动幅度表示。

2. 终身体育

【答案】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体育目的?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实现我国的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

(1)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要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3)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是创作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在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的失业中,发挥其潜能。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体育事业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①体育通过増进健康、增强体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可能条件,控制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体育应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市场,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

(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我国同时存在奥运会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既有一定的国际性,又有一定

的民族性,两者结合有利于国际交流。

(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①坚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坚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②提高大众体育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大众体育的参与性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大众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③竞技体育的普及与提高

对于竞技体育的普及与提高,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4. 简述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

【答案】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高低不同,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社会意义与个人价值的认识也不相同,体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进取精神以及面对各种挑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毅力也不相同。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有以下途径:

(1)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可通过教育得到提高。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使他们对与运动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

(2)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设置目标、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体验化”。

(3)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

(4)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即多强调学生自己运动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5)可让学生将学到的成功标准和行为策略应用到某一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内容之中,自己选择活动目标、策略和评价标准,对动机水平、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

5.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原因有哪些?

【答案】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验与成熟度、智力、个性、运动能力。

(1)经验与成熟度

经验与成熟度直接影响到动作技能学习的绩效,个体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和经验的不断増加而提高。

(2)智力

单纯讨论智力与动作技能学习间的关系可能是毫无意义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技能类型而定,不同类型的动作技能对智力的要求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①对于复杂的、高策略性动作技能,这些多为小肌肉群动作技能的学习绩效与智力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即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②对于复杂程度和策略性较低的大肌肉群动作技能的学习,练习绩效与智力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

(3)个性

①外向性人的动机水平较高,易形成社会动机,在运动场上更容易和迅速地掌握动作技能,在众人面前做动作的心理压力小,但较难形成条件反射,适于进行力量大的活动

②内向性格的人,其兴奋与抑制过程消退慢且持续时间长,内部变动小,更能承受困难的任务,强调准确性,适于进行单调、精细准确的练习活动,动作技能形成速度可能不如外向性格,但成绩可能比外向性格的要稳定。

(4)运动能力

个体间的运动能力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进行技能学习的绩效也存在差异。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

①首先体现在身体发育上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年龄与性别间的差异。

②其次是相同年龄与性别个体间的运动能力差异。

6.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制订的过程需要遵循哪些依据?

【答案】心理技能训练计划体现着心理技能训练活动的基本决策。在制定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实现目标的需要,又必须考虑到主、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

(1)训练目标

在制定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到实现心理技能训练目标,必须基于全面系统地分析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以及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情况,甚至还需要考虑所参加的竞赛的特点、时间、地点、规程以及主要对手状况(组建时间、队员构成、技术和战术特点、作风等)。

(2)起始状态

心理技能训练的起始状态是心理技能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其状态转移的基础。为实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转移而制定的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必须符合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既要使运动员可以接受,又足以使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产生明显变化。

(3)训练规律

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心理技能训练计划只有符合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4)训练条件

训练场所的好坏、仪器设备的质量与数量、运动心理学家的素质等,都是组织实施心理技能训练活动重要的基础条件。

7. 简述团队目标的作用。

【答案】团队目标是一个有意识地选择并能表达出来的方向,它运用团队成员的才能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