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财政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画图解释税收的收入效应。
【答案】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下面以图来说明。
图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计量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数量。假定纳税人的收入是固定的,而且全部收入用于购买食品和衣物,两种商品的价格也是不变的,则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即AB 线,此时纳税人对衣物和食品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纳税人的消费偏好可以由一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每条曲线表示个人在得到同等满足程度下,在两种商品之间选择不同组合的轨迹。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AB 线与无数的无差异曲线相遇,但只与其中一条相切,即图中的
图 税收的收入效应
切点为在切点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
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与轴线的水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
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相当于AC 乘以衣物价格或BD 乘以食品价格,那么,该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 移至CD 。CD
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为在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
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与轴线的水
移大,
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
至,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2. 税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税制改革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成功的税制改革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1)税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税制改革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如果一国现行税制存在下列全部或部分问题,税制改革就成为必要。
①现行税制试图实现的目标太多,而没有一个目标能得到有效实现;
②现行税制虽然包含全部主要税种,但因存在部分纳税人或特殊利益集团独享税收减免规定,其税基长期被严重侵蚀;
③单个税种的税率数目繁多,导致相同纳税人的税收待遇不一致;
④现行税制不能实现再分配目标;
⑤税收制度向经济行为主体发出的信弓,与政府其他经济政策发出的信号相反或与政府公布的经济目标背道而驰;
⑥本国的税收制度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很不协调,严重抑制了本国的出口,或者甚至开始阻碍外国直接投资或促使资本外逃;
⑦税制结构一直没有根据经济的结构变化或纳税人的特征变化而相应调整;
⑧现行税制对相同的税基课征多种税,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繁琐的小税种,大量耗用了本来就有限的征管能力;
⑨税法变得非常复杂,各项规定始终含糊不清,无法使纳税人甚至是诚实的纳税人最大限度地履行纳税义务。
(2)成功税制改革的评价标准
①税制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政府确立的目标;
②税制改革的可持续性。税制改革本身也许无可挑剔,但如果改革迅速逆转,这项改革不能说是成功的;
③税制改革产生合意的或不合意的副产品的程度。这些副产品是指税制改革所产生的可能预测到也可能没有预测到的主要影响。
(3)成功税制改革需要的条件
①税制改革领导者的勇往直前精神;
②最高行政首脑的大力支持;
③密切配合的相关措施,包括集中专门人才、立法的起草与制定政策一体化、宣传教育与指导;
④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
⑤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克服下列三个约束条件,即预算约束、其他经济政策约束、管理能力约束。
3. 简述我国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答案】(1)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整体配套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2)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合理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
②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和税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③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④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⑤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
⑥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调整。
⑦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3)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②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
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③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是主要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入者少征或不征。
④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燃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 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 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
4. 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答案】(1)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