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9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16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22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27

一、名词解释

1. 智能训练

【答案】智能训练是指有计划的安排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体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提高他们智力训练的过程。

2. —般训练

【答案】一般训练是指根据未来专项运动的需要,先用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的方法手段,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进体型,初步掌握专项的运动技能、技能、为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大好多方面的基础。

3. 变换训练法

【答案】变换训练法是指只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变换练习的负荷、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4. 心理负荷

【答案】心理负荷是指完成身体练习时对有机体的心理过程的刺激程度,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个方面的负荷。

二、简答题

5. 如何设计学校体育心理环境?

【答案】(1)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设计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体育积极的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水平。

加强舆论宣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觉意识。

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

(2)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设计

改善教师的指导作风。

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丰富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巧。

教师要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维持课堂秩序。

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对体育教师仪态的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举止文雅、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着装整洁得体、作风正派,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信。

饱满的精神。

举止稳重。

着装得当。

修饰发型和面部。

教态亲切和葡。

善于运用体态(人体语言)。

6. 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答案】(1)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的学生认识活动,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2)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7. 简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答案】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正确看待竞技运动的积极作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

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运动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改革。

①竞技运动不只是高水平竞技运动。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要鼓励开展普及性、趣味性强的竞技运动。这种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把先进的竞技运动文化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b. 以部分竞技运动手段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c. 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质和体育文化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d.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巩固了体育课所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

竞技运动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会形成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将其全盘地吸收进学校体育里来,也不能全部地抵制于学校之外。

8. 联系实际谈谈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步骤和方法。

【答案】(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并且要大中小负荷量度合理交替。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体能、基础水平、体质状况等因素,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并加以区别对待。

根据体育课的类型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复习课、考核课、授课和引导课的运动负荷量度相对较大,综合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应相对适中。

根据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安排体育的负荷量度

较难的教材,运动负荷量度应相对较小,较容易的教材,运动负荷量度应控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

9. 何谓课余体育锻炼?如何认识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答案】(1)概念

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的“课余”属性,决定了它具有如下特点:

(2)特点

灵活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实效性。

开放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锻炼内容和形式更接近生活,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吸引力。

综合性

与“课内”相比,课余体育锻炼是以活动和需要为中心进行的,对青少年儿童更具有挑战性。

兴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