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643行政学原理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沃尔多

【答案】沃尔多是美国行政管理学家,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沃尔多倾向于从广义上描述行政,他把公共行政定义为应用于国家事务的一门艺术和科学。沃尔多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

①提出了行政国家的概念和理论。在《行政国家:美国行政学的政治理论研究》一书中沃尔多首次将行政国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提出。

②推动了新公共行政学的发展。1968年9月,在沃尔多的写召和资助下,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作为区别己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2. 甘特图

【答案】甘特图是指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的图表。甘特图由美国人亨利·甘特于1910年设计,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甘特图主要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 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是一种理想的项目管理控制工具,可以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管理者由此可以非常便利地弄清任务进展,并可对工作进度进行评估。

3. 品格

【答案】品格是指个人的人品和做事风格。品格包括品性和品行,品性即品质性格,品行即有关道德的行为。品格有好有坏、有道德的和不道德的区分。对于领导者而言,品格十分重要,原因在于领导者掌握着一种足以影响组织和他人的独特和稀缺的资源,即权力。优秀领导者的品格包括以下三个方一面:道德无缺、心存仁义、为人正直。

4. 行政服务

【答案】行政服务特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国民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服务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类型:

①直接服务主要指政府兴办各种公共事业。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程度越高,政府为国民提供的直接服务就越广泛。

②间接服务主要指政府通过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进

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增进国民的福社。

5. 公务员的义务

【答案】公务员的义务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在执行政府公务的过程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公务员的义务一般有:

①为国、为民竭心服务,将国家和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得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②忠实于国家和政府;

③服从法律、服从上级命令;

④严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利益;

⑤克尽职守,忠实地完成本职工作,言行谨慎,保持职业尊严;

⑥限制或严禁从事经营性和赢利性的兼职活动;

⑦严守“政治中立”,在执行公务时,不得因政治因素(如所属政党不同,政治观点不同等)而偏袒某方。公务员不得接受政治捐款,不得参与或主持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活动等等。

6. 政策执行

【答案】政策执行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把政策方案变为政策现实,从而解决政策问题、满足公共需要、实现政策预定目标的所有活动。政策执行就是落实公共政策的行政执行。政策执行在行政执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为行政执法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方式; 而公共政策因其复杂性、灵活性和现实性,使得执行公共政策成为展现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的重要舞台。

7. 民主制伦理观

【答案】民主制伦理观是指关于现代民主制国家行政主体伦理规范的一种观点。民主制伦理观的要点是:

①行政权力远离民主政治不是保持有效行政的良方,其不能消除公共机构代表性与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②有效行政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行政权力,保证行政主体具有符合民主精神的伦理道德,将民主政治精神贯彻于行政管理过程。

8. 现代行政方法

【答案】现代行政方法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现代技术工程学、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企业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政府管理的技巧方法。现代行政方法具有技术性、系统性、量化性、主导性等特点,是收益导向型的行政方法,有助于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体制变革和模式转换。

9. 行政技术

【答案】行政技术是指运用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方面的技术,逐步实现量化的行政方法。行

政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方法,偏重于将现代技术应用于行政管理的实践。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使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向社会领域渗透,而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逐渐交融在一起,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使得现代行政方法的技术化趋势日益凸显,现代行政技术日益复杂。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行政技术渗透从组织到人事、从决策到执行、从机关到财务。

10.行政伦理结构

【答案】行政伦理结构是指行政伦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行政伦理的结构体系是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统一。静态结构是纯粹的主体性问题,涉及行政主体的个体和群体两个大的层面。动态结构是过程问题,涉及职业道德和政策伦理两大过程。将这些动态与静态结合起来,行政伦理的结构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把握,即公务人员的个人品德、行政职业道德、公共组织伦理和公共政策伦理。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案】所谓公平,通常是指社会成员机会或收入的均等化,以及社会权力的平等化。效率则是指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同一时间内投入的最小化与产出的最大化是效率的恒定标准。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时广泛和持久的。在这方面,大体上存在“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和“效率与公平平衡论”三类观点。

(1)效率优先论。指提倡以效率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认为效率是个人勤奋工作的结果,直接反映个人努力程度,而勤奋的人理应占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报酬。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个人权利作为效率优先的前提、基础和结果;

②效率真正反映公平,政府干预将导致公平虚无化。

(2)公平优先论。指提倡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不能进行市场交换,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

②效率与“公平”无关,且是不公平的结果,需要政府干预来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均等。

(3)效率与公平平衡论。指提倡将效率和公平同时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效率与公平平衡论是当代世界多数国家政府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该理论认为:

①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

②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

12.简述福利国家的弊端。

【答案】福利国家的不良后果逐步显现,表现为“市场效率”被严重削弱,“国家效率”走低,人们开始感到福利国家的价值基点和政策选择存在误区,要求削减国家津贴水平、增加个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