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主张“教育心理起源说”的教育家是( )。

A. 利托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汤姆逊

【答案】C

,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解析】孟禄主张“教育心理起源说”

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2. 西班牙军官、天主教狂热信徒罗耀拉于1534年创立了( )。

A. 虔信派

B. 清教

C 耳卜稣会教团

D. 加尔文教

【答案】C

【解析】西班牙人罗耀拉首创耶稣会,使其成为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

3. 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

A. 凯兴斯泰纳

B. 蒙台梭利

C. 拉伊

D. 爱伦凯

【答案】A

【解析】凯兴斯泰纳(1854--1932)是德国教育家,19世纪后期开始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行动者。他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对德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主张取消课堂,代之以“合约”教学,采取个别教学方法的是( )。

A.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B.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C.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D. 约翰逊的有机学校

【解析】A 项,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将课程分成两个部分; B 项,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取消课堂,代之以“合约”教学; C 项,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主张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 D 项,约翰逊的有机学

,整个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 校是根据学生年龄分成的“生活班”

5. 下列选项中不是17-18世纪英国的中等学校的是( )。

A. 文法学校

B. 公学

C. 新型中等学校

D. 主日学校

【答案】D

【解析】17~18世纪英国的初等学校掌握在英国国教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最具特色的是慈善学校的出现和主日学校的设立。慈善学校主要有“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这类学校向儿童提供的是一种基督教式的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简单的读、写、算等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圣经》等宗教教义,统称“4R" 。主日学校,又称星期日学校。是利用星期日的时间,由任课教师儿童以及某些几乎没有其他机会受到正规教育的成人进行一些宗教教育,以学习一些粗浅的读写知识。

6. 凯米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 )

A. 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B. 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C. 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D. 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答案】D

【解析】早期的行动研究以勒温为代表,以技术取向为基本特征,特别注重行动假设、计划等研究过程,强调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斯腾豪斯为代表的实践取向,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功能性文盲、教育荒废等教育问题; 以凯米斯为代表的批判取向,反对科学研究中的“研究一应用”模式,主张在教育研究中揭示个人及团休的真正利益,揭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之根源,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 与“新教育运动”相比,不属于进步主义教育特征的是( )

A. 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

B. 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

C. 更重视学校民主化

D. 更关注幼儿

【解析】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所以相对欧洲的“新教育运动”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而“更关注幼儿”则是“新教育运动”的特色,这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可见一斑。

8. 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答案】D

9. 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D

【解析】从作用的方向上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属于

正向的显性功能; 但导致学生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属于负向隐性功能。因此,答案选D 。

10.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的绅士教育,实际上是一种(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区教育

D. 社会教育

【答案】B

【解析】洛克认为教育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场所并不在学校,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形形色色被教育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教师也不可能认真顾及每一个儿童,所以只有在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