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功效在金本位和纸币本位的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 的国际收支逆差自动调节机制比金本位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过程复杂一些,具体调节过程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

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币货 币供应量的减少。这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使赤字减少或消 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从而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使盈余减少或消除。

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 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 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

相对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相对外国产品价格下跌 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盈余会通 过物价上升而减少或消除。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 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2. 讨论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案】(1)所谓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以下简称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指数;式中,T 为贸易条件;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当比率上升,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有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口能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反之,当这一比率下降,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汇率的变化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对贸易条件发生影响。

(2)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①假设本国在出口品方面是大国经济,在进口品方面是小国经济。

在进口方面,进口品的国际价格由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决定,本国仅是价格的接受者。当本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进口价格不变。

在出口方而,本国是出口品国际价格的制定者。当本币贬值时,在出品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品的外币价格会下降。这样,以外币计,本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

②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以上仅仅分析了大国经济、小国经济与进口、出口、本币计价、外币计价等多种组合中的一种情况。在下述情况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负面影响会十分有限。

第一,一国的进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非常小,其进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便可以不受其进出口数量的

影响。

第二,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定价权。本币贬值的宗旨仅仅在鼓励出口商品的生产和进口商品的减少,而不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仍保持不变。

第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低,也能阻止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的恶化。

在现实生活中,一国所有进出口商品都要完全满足上述条件是很困难的,因此,货帀贬值或多或少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3. 为什么我们要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来讨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答案】国际金融是一门从货币金融角度研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的学科。但是内部均衡和外不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达到其中一个目标,可能会以损害另一个目标或妨碍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是我国众多发展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的分析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来展开。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为实现外部平衡,可以使本币升值,但这会降低本国净出口和经济增长,因此,这一途径就违背了经济持续増长的前提。

4. 思考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与汇率决定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在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关于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对本国汇率的影响,为什么国际收支说和货币分析法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答案】(1)国际收支说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前提、分析方法上的区别

①国际收支说主要考虑有哪些因素通过国际收支来影响汇率的变化。

前提:第一,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第二,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账户(CA )和资本与金融账户(K )。CA 简单视为贸易账户,主要由本国国民收入Y 、外国国民收入和两国相对价格之比决定,K 不含储备资产,收支取决于本国利率i 、外国利

第三,除汇率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己给定的外生变率A 还有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

量。

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变量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再

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至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

②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主要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

前提:第一,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第二,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第三,购买力平价成立。第四,货币供给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也就是实际产出水平)都与货币供给无关,货币供给变动带来的货币市场不均衡,完全由价格的弹性变动来调整,不会影响利率和产出。

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水平决定的影响。根据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方法:

了汇率水平。这样,弹性货币分析法就将货

币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进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中=

(2)两者关于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对本国汇率的影响的结论相反

两者结论相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收支说考虑的是商品市场均衡问题,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总需求的増加,进口上升,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贬值;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则分析的是货币市场的均衡,当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外生时,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为满足增加的货币需求,居民将减少支出。实际产出的增加和货币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会通过购买力平价的关系造成本国货币的相应升值。

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两者的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是本国国民收入变动分别通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对汇率造成的两种不同的效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误差。 5. 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拮施。

【答案】(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因素的,也有非经济因素的。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五种原因:

①季节性和偶然性原因。由于生产、消费有季节性变化,一个国家的进出门也随之而变。季节性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并小一样,由此造成了季节性失衡。典型的季节性国际收支失衡发生在以农产品作为主要出口商品的发展中国家。无规律的短期灾害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造成一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季节性和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都是临时性的,它们对国内经济的危害相对较小。

②周期性原因。因经济周期波动使经济条件变动而发生的盈余和赤字交互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进口需求增加,可能出现经常项目赤字; 在经济萧条时期,进口需求下降,可能出现经常项目盈余。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资本流入增加; 经济萧条时期,投资前景黯淡,资本流出增加。二战后,主要工业国的商业周期波动极易传

从该式可以看出,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帀供给水平通过影响各自的物价水平,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