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学校体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般身体训练

【答案】一般身体训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和姿势,为专项训练打基础

2. 合理安排负荷原则

【答案】合理安排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承担适当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负荷与休息合理交替,以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简答题

3. 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对学校体育做了那些调整?

【答案】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

(1)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2)把兵式体操为主的教材改为竞赛项目分类特点的田径、球类、体操和游戏等综合性教材。

4. 试析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答案】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有:

(1)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

(2)—般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

(3)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但这一时期武举制度主要在于选拔和训练军事人才,与学校体育无太大关系,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

(3)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5.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答案】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所履行的职权不同。

(1)教育部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多门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准》

(2)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3)学校

学校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

6. 简述分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答案】分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形式。随机分组是指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标志,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随机分组的特点是:

①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既简单,又迅速。

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

(2)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同质分组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同质分组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

(3)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异质分组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

(4)合作型分组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其他课程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体育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进行练习,其意义远远超出活动本身。

(5)帮教型分组

帮教型分组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采用帮教型分组的形式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好得多,同时帮教式分组的形式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6)友伴型分组

友伴型分组是指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活动,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友伴型分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7. 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什么深刻影响?

【答案】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

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宗旨,而且较“健康第一”更加注重强调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有机结合,强调实现终身体育、保证终生健康必备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在学校体育目标上

a. 从“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技能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要素”来拓宽未来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b. 要明确的各学段的体育目标。

在学校体育内容上

a. 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设计学校体育课程和教材,注意学校体育各阶段内容的衔接。

b. 把个体的、可控的、简便的、人们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界定为“终身体育项目”。

在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上

终身教育思想确立“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化、无形化”等原则,积极尝试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各学段的体育组织形式。

(4)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终身体育思想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在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果。

8.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

【答案】(1)体育课程不仅应包括系统的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2)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不是僵化的。

(3)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累经验。

(4)学校体育应把体育文化转变成适应学生水平和发展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现有的体育文化。

三、论述题

9. 试论述颁布实施〈两个条例〉的意义?

【答案】(1)〈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工作深入纳入了法制轨道,明确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中小学、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对学校课外体育内容、课外体育训炼与竞赛的内容、时间次数、尤其对体育教师的配备、进修、工资福利待遇、工作计量等都了明确的规定,把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学校工作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这就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