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611国际政治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全球主义

【答案】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全球主义是通过资本与货物、信息与思想、民众与军事力量以及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而实现的一种涉及洲际相互依存网络的世界现状。这种现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所涉及的是联系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联系。②在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网络中可能包括各种各样的联系,但其中必须包括跨洲的联系。只有地区的或国家间的联系不是全球主义。③与相互依存一样,全球主义是多维现象,既有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也有社会与文化全球主义。

2. 形式模型

【答案】形式模型是指作为一种涉及对数学、图形和符号方法的使用的方法,其中博弈论运用最为普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形式模型可以发挥三种功能,即描述、演绎和验证。运用形式模型进行国际关系研究,特别适于进行决策研究,这是该方法的长处。用形式模型说明现实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

3. 国际政治

【答案】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①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②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 ③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4. 外交

【答案】外交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的总称,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狭义界定指的是“纯外交”,即外交是不使用暴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谋求相互的沟通与影响,并且通过讨价还价——不论是非正式的还是正式的——解决问题与争端。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当外交行动失败,有关的方面才会使用暴力,而到了这个阶段,已不能称之为外交过程了。广义的界定则扩大了外交的涵义,这种界定认为,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也是一种外交——暴力外交。这种外交既有外交的形式,又有暴力的手段,在形式上表现为两者的混合。

5. 讨价还价

【答案】“讨价还价”是指谈判者依优先顺序通过交换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而求得分歧解

决的一种手段。以外交活动为体现的国际互动,无论是双边的还是多边的,是由外交官进行的还是由国家首脑进行的,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其实质都是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

6. 绿色和平组织

【答案】绿色和平组织是指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出现于1969年,其创始者是一批加拿大环境主义者。它的建立是对当时核试验频繁、局部战争不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人类要求和平与保护环境的愿望。它最初只是一个小组,后来改称为绿色和平基金会。1976-1978年间,它以绿色和平组织的名义在旧金山、蒙特利尔、巴黎等10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1979年在荷兰正式建立现组织,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倡导以直接的、非暴力的方式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但其行为往往具有很大的冒险性。该组织反对核试验,反对商业捕鲸和屠杀幼海豹。到1988年底,它己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多个国家设立了32个办事处。

7. 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

【答案】①宏观决策是指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指方向、路线。一般来说,这种决策涉及的都是重大问题,关注的方面比较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这种决策的特点是:a. 它是预期性的,并不是对突发事件作出的反应; b. 它通常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框架; c. 尽管最终是由最高官员作出决策,但国内的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可能广泛参与了这样的决策过程。②微观决策,有时也叫行政决定,涉及的是比较具体的对外事务。日常的大量对外政策决定都属于此类。这种决策的特点是:a. 所涉及问题范围相对较窄; b. 所涉及问题的紧要性或威胁度较低; c. 由较低层次的政府机构进行。通常,微观决策是以宏观决策为基础的。当然,微观决策的影响未必都是微观的。

8. 民族自决

【答案】民族自决倡言全世界各大小民族,皆可自行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执政政党组织、政治环境与命运等。而这些决定不得为他国或其他政权决定。一般来说,此主义来自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两大世界人权文件皆在第一条明列民族自决原则:“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虽然前述两大文件在第一条之后所列举的较偏向个人的人权,但第一条民族自决原则也成为民族权(或称集体权)的基础。

9. 双边外交

【答案】双边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两个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或争取实现本国国家利益而采取的一对一的谈判,磋商,对话等一系列官方行为。具有这些特点:①国家利益至上性; ②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③具有脆弱性。

10.新安全观

【答案】“新安全观”又称“非传统安全观”,是指对“冷战”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些不同于“旧安全观”即“传统安全观”的新安全观念的统称,指与“旧安全观”即“传统安全观”相对的各种新型的安全观。“新安全观念”,其中包括“合作安全”,区别于以往以对抗为特点的安全战略; “共同安全”一国的安全是以全部国家的安全为条件; “综合安全”,强调安全的多层而,以区别于以往单纯强调政治一军事安全的研究等概念。

二、简答题

11.生态政治有哪些表现?

【答案】生态政治的政府行为反映了一些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强烈的关注,这种行为可大致分为对内对外两个方面。

(1)对内的政府行为,其主要表现是国家开展的打击生态犯罪的斗争。

近年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就提出了反对“生态走私”的问题。“生态走私”,是指从境外非法向俄罗斯境内输入有害的废料,从俄罗斯境内非法地输出稀有的和濒危的动植物,非法输入和输出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和含有此类物质的产品。对于俄当局来说,反对“生态走私”特别要注意非法输出战略性的重要原料,诸如非法越境运输裂变材料、放射性物质和废料、离子辐射源等,因为这类“走私”将对国际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对外的政府行为,其主要表现是国家的外交活动。

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任职期间就曾大力推行所谓的“环境外交”。他责令国务院的所有机构和使馆都要制订计划,将环境问题纳入它们的日程,并改变出访计划,以便将一些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包括在内。按照克里斯托弗的设想,美国的一些主要使馆都将有外交官被指派负责处理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且,美国国务院将每年发表一份报告,仿照通常会引起争议的国务院人权报告,列出美国在国际环境方面优先考虑的问题,突出有问题的地区。显然,克里斯托弗把保护环境与维护和平、促进繁荣等传统目标并列为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的这种政策变化体现了它的外交战略的一种新动向。

12.简述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的内容。

【答案】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的内容如下:

(1)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这些法则不受人们的偏好左右。假定人们能理性地行动,就应该把自己摆在必须在某种条件下解决某个外交政策问题的政治家的位置上,思考在这些条件下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合理方案。通过把这样的理论假说放到现实中并检验其结果,才能赋予国际政治事实以理论意义。

(2)政治家的思想和行动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这一假定使我们能够回顾和预言政治家己经迈出和将要迈出的步伐。这一假定使得不同国家的不同政治家所执行的外交政策有了一种连贯性和统一性,从而使得国际政治的理论分析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