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划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是( )。

A. 相关法

B. 区分法

C. 命中率法

D. 失误法

【答案】B

【解析】A 项,相关法是评估效标效度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C 项,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

2. 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量表。

A. 比内—西蒙

B. 韦克斯勒

C. 斯坦福—比内

D. 瑞文

【答案】A

,首先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解析】1908年,比内修订了《比内一西蒙量表》

并建立常模。

3. 以下公式中,可以用来计算同质性信度的是( )。

A. 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

B. 卢纶公式

C. 克伦巴赫公式

D. 弗朗那根公式

【答案】C

【解析】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计算方法有:库德一理查逊信度系数,克伦巴赫a 系数,荷伊特信度。A 、B 、D 选项都是用来计算分半信度的。

4. ( )是指反映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景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

A. 内容效度

B. 实证效度

C. 结构效度

D. 相容效度

【答案】B

【解析】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标准。例如,在军队选拔汽车驾驶兵时,若用测验选出来的兵在学习驾驶技术,以及日后驾驶过程中的表现都大大好于以前未用测验的汽车兵,则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实证效度。

5. 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

A. 稳定性

B. 准确性

C. 可信度

D. 区分性

【答案】B

【解析】测验的稳定性以及可信度指的是测验的信度,测验题目的区分性指的是区分度。

6.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7. 测验题目的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是( )。

A. 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

B. 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 难以维持被试作答的兴趣

D. 难度逐渐降低

【答案】A

【解析】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是先将各类测验题目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予以组合,作交叉式排列,其难度则渐次递进。此种排列的优点是被试对各类测验题目循序作答,从而维持作答的兴趣。

8. 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 )。

A. 内容取样

B. 时间取样

C. 统计方法

D. 评分者

【答案】B

【解析】重测信度是指同一个测验先后施测于同一批被试,比较这两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其信度的关键因素。如果时间太短则被试可能存在记忆;如果时间太长,则被试的消失率或者被试本身的成熟发育等会影响实验结果。

9. EPQ 中的L 量表是( )。

A. 神经症量表

B. 情绪性量表

C. 精神质量表

D. 效度量表

【答案】D

【解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由P 、E 、N 、L 四个分量表构成。P 、E 、N 用于测量被试

在精神质、外倾性和神经质三个人格维度上的特征;L 是说谎量表,为后来加入的一个效度量表。

10.信度系数一般在0.90以上的测验类型是( )。

A. 人格测验

B. 兴趣测验

C. 态度量表

D. 成就测验

【答案】D

【解析】一般的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都在0.90以上,有的可以达0.95; 而人格测验、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测验的信度一般在或更高些。

11.Z=A+BZ式中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A. 整数

B. 小数

C. 负值

D. 分值

【答案】C

【解析】由于在Z 分数中经常出现小数点和负数,而且单位过大,计算和使用很不方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