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公共行政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运作效率

【答案】运作效率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改进运作效率需要考虑四个问题:控制、灵活性、协调与激励。

2. 行政信息交换共享

【答案】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是指一个部门为其他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而提供行政信息,以及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行政信息的行为。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是充分开发利用行政信息的有效途径。一个部门从另一个部门获取的行政信息,只能用于本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不得转给第三方和用于商业目的。要避免出现过度的、不合理的交换共享要求和现象。交换共享包括两个阶段:数据抽取汇集阶段和数据整合共享阶段。

3. 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

【答案】按评估所处阶段看,政策评估可分成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两种。

(1)事前评估又称预评估,它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它的评估内容必须包含几个方面:①对政策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②对政策可行性进行评估; ③对政策执行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预先评估。

事前评估的主要特点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了事前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提前预测的做法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能起到一种凡事先预的效果,先把政策想周到,有利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2)事后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完后,针对政策施行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对政策进行评估。事后评估是政策评估的主导形式,它旨在鉴定人们执行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确定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在执行时发生的作用,并判断政策原初设想的目标是否达成,辨别政策效果的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强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

总之,不管一项公共政策在执行前经过了多么详尽的事前评估,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一些事前没有料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后评估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所做的,它试图以一种更为优化的政策运行方式,对已经实施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期望能够帮助实现原初的政策目标。

4.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

的关键。

5. 行政管理的经济职能

【答案】经济职能是指政府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有:①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所特有的管理经济的另一项职能。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要求相适应的。由于国家拥有的国有资产规模较大,需要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重点管理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负责拟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检查,但不是直接管理企业。

6. 行政组织

【答案】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

①动态组织过程,指行政组织是为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②静态组织结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具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行政组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二、简答题

7. 简述行政领导职权与职位的关系。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一体。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由法律规定与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发挥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职权与职位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从职权的特点来看

①职权与职位联系在一起。职权由职位衍生出来,职位的性质决定职权的性质。行政领导的职位有工作任务、指标、绩效的要求,职权和职位与个人因素无关。

②职权与职位有对称关系。职权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责任的轻重相适应。任意扩大职权,即为滥用权力; 随意失职失权,即为读职行为。

③职权是法定权力。法律、法规不仅可以约束行政领导者的思想与行为,还能确保权力的稳定性,使其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私人交易。任何行政领导都应以有效的工作,即最少的投入、最大的产出来保证自己行使权力的正当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2)从职权的范围来看

行政职权是有限度的权力,是国家权力机关考虑到公共管理分工的不同而进行的功能性划分,并由国家权力和领导机构授予,被授予者需对权力有明确认识,从而掌好权、用好权。行政领导

的权限范围包括人事权、物权(即对物质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权)、财权、组织权。

8. 简述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

【答案】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具体包括:

(1)实事求是的方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坚持和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做到: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客观实际是行政领导得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决策和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只有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中引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方法。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行政领导者必须勤于思索,将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找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③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通过实践检验,判定从“实事”出发求得的“是”,把被证明为“是”的认识,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逐步提高、完善,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群众路线的方法

一切为犷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和运用这个方法,必须做到:

①虚心向群众学习。有事和群众商量,把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实施正确的行政领导。

②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行政领导者都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领导骨干,依靠他们团结处于中问状态的多数群众,热情帮助少数后进群众。

③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行政领导必须善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向群众指明奋斗目标。同时,进行蹲点试验,取得经验指导全局。

(3)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原则去分析事物。学会分析矛盾,养成分析矛盾的习惯,是做好行政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矛盾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行政领导者必须坚持对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不同性质以及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凡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防止和反对“一刀切”、“一风吹”、“一个模式,,等简单化做法。

②全面看问题,学会“弹钢琴”和抓关键。事物内部的各要素及事物之间,都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发展状态。行政领导者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和发展地思考问题,处理矛盾,防止和反对问题认知片面性。

③创造条件,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必须善于从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使矛盾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