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文化的建立的影响。
【答案】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体系。一个组织的文化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①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③个人所选择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确定什么是道德的和不道德的标准; ⑤个人接收或抵制组织目标的程度; ⑥对个人及组织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⑦对个人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⑧个人与组织的行为。组织文化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绩效。因此,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或组织均致力于其独特的组织文化建设。一个组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财力、技术,更取决于其能否创造财富的文化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在创造、发展和维系一个组织的文化过程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通过人员甄选过程,不仅识别并雇用那些有知识、有技能、有能力适应组织工作的人,更重要的是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组织文化的人;
(2)通过人员的需要,支持那些拥护新型文化的员工;
(3)通过组织的规章制度,确认组织文化的准则;
(4)通过改变组织报酬体系,鼓励员工接收新的价值观念;
(5)通过人员的调职、工作轮换或停职,来动摇组织中的亚文化;
(6)通过教育与培训,使组织员工适应变化。
2. 什么是多数暴政?
【答案】(1)多数暴政,是指多数人暴政,又称暴民政治、多数人暴力、群体暴政。最先提出“多数人暴政”的是法国人托克维尔,他于1831年前往美国考察后,写下了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他指出,“我最挑剔于美国所建立的民主政府的,并不像大多数的欧洲人所指责的那样在于它的软弱无力,而是恰恰相反,在于它拥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托克维尔将这种以多数人名义行使的无限权力称之为“多数人的暴政”。它是针对法国大革命教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雅各宾派曾经以革命和人民的名义实行恐怖统治。
(2)观点
①没有一种制度能保证恶行完全不可能发生。
②第二,把民主制作为最高合法性所在,是当条件具备时,我们在现实中所能实行的最好程序性规范。
③如何在坚持民主程序的最高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正义和社会弊端。
3. 一个组织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答案】要促使一个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这五项修炼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具体分析如下:
(1)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髓。系统思维要求认识事物问的因果关系; 认识事物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 认识事物发展的兴衰循环原理; 破除二分法的价值思维习惯; 把握动态的系统反馈; 培养整体的思考习惯。(2)自我精进。学习型组织要培养个人自我挑战的胸怀,专注于内在抱负和需求; 从失败中学习; 要有摆脱逆境,越挫越勇的信心与斗志。
(3)改变心智模式。组织应改变传统的权威关系; 领导应敞开胸怀,接纳异议,调整刻板的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愿望与远景,由三个要素组成:目标、价值观、使命观。共同愿景对于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其为学习聚焦,提供能量,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和共同关注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才会真诚地奉献和投入,从而取代员工的抱怨以及对领导个人的被动服从。组织应建立共同愿景。组织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①建立在组织成员的期许基础巨; ②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③应有进阶指标。
(5)团队学习。通过团体成员间的对话和讨论,促进团队学习。现在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要成功就要靠知识,靠组织团队学习,开发整个团队的人力资源。团队学习的方式有个人学习和深度会谈,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深度会谈是团队学习的关键。团队学习与传统的集体学习不同,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传统的集体学习往往变成大家在一起发牢骚。团队学习的主要障碍在于自我防卫心理。总之,在变革的时代,组织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建立学习型组织已成为时代的选择。组织要通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种种努力,引导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
4. 简述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答案】战略管理可视为管理者有意识地选择政策、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
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有:
(1)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战略管理为组织未来的发展设立愿景,规划蓝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战略管理是在一个组织的现在和未来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战略管理,使组织管理及组织成员理解组织的愿景、使命、目标。
(2)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战略管理通常涉及或关注组织发展的总体的格局,也就是讲战略管理关注全局或非局部,关注较长远的利益而非当前利益。
(3)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战略管理的一个基本宗旨便是利用外部机会(external opportunities)和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external threats)战略管理就是外部环境的管理,即识别、监视和评估外部机会与威胁。
(4)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战略管理从决策角度可以视为进行重大决策的客观、
逻辑的方法,因为它旨在对定性和定量的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决策。经验、判断和感觉、直觉(intuition )对于制定良好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
(5)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由于组织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持续不断地关注内部与外部事变及发展趋势,以便必要与及时做出调整。战略管理的目标便是组织能够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持续不断地对外在环境作出反应。
(6)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前瞻性思考的特征为:向前看; 寻找问题和机会; 寻找重构问题的新方式以便将负面的东西转为潜在的正面性,开启新的发展途径; 把握、形成和发展机会使其能够实现。“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outside in management philosophy),即脱逃自我中心,从他人或外在环境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而非从自己组织内部去诊释外在问题。
二、论述题
5. 试论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答案】利益集团按照阿尔蒙得的说法,就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
利益集团之间,在利益、规模、结构和活动方式上是多样化的,但一般地说,某一利益集团往往关心的是影响与某一具体问题相关的政策。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同一个政策,常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理解与追求,因此政府就有必要从相互冲突中进行选择。任何一个利益集团都会对政府机构施加压力和影响,并在相互竞争中逐步实现平衡。平衡的结果,集中反映了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相对影响力。一旦这种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公共政策也随之变化。任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那些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对决策的影响,由若干要素决定,如集体成员的数量、集团拥有的资金和其他资源、集团内部的凝聚力、集团的社会地位、领导能力的大小与组织结构以及与决策者的关系等等。
集团是个人的某种集合,个人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只有在当他是某一或某些集团的参与者或代表时,才能体现出来。通过集团,个人在政治上才是重要的,才能获取到他们追求获得的政治优先权。由于各利益集团也并非绝对对立,所以会有许多各种复合成员,他们必属于多个集团,起到了在集团间缓和矛盾的作用。总之,从集团模型看来,集团是个人与政府间发生联系的纽带,集团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政治行为,这种体现了个人的愿望和利益间的集团的互动性,将不断地影响着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动机。
按照集团决策模型的理解,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为立法机关只能为集团的斗争担任仲裁,认可获得成功的联合体的胜利,并且以法令的形式记录投降、妥协和征服的条件。每一个法令都代表着妥协结果,因为调节集团间利益冲突的过程,是一个审议和取得妥协的过程。任何一个立法机关的决议事项,往往代表了投票时相互竞争着的团体之间力量的构成。受某种规章限制的行政机关之所以要建立,是为了用来执行经立法部门谈妥和批准的协定。而司法机关,则如处理民事的官僚机构一样,是维护那些已确定了的制度的工具。由此可见,集团决策模型过分夸大集团的重要性,既低估了决策者在政治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