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12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国际上,电子化政府的发展有何经验?
【答案】电子化政府是各国的政府再造运动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策略。根据国际上发展电子化政府的实践来看,其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发展电子化政府的愿景和目标
各国在发展电了化政府的过程中,均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电了化政府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负责任的和有效率的政府。从这个意义卜讲,电子化只是一个工具或手段而己.
(2)制定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
世界各国大都依据本国国情研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公开的标的、公开的方式、请求人、适用机关、例外条款、请求公开的处理程序、信息获取的费用以及救济制度作出明确的界定。
(3)推动政府信息和通讯网络的发展
电子化政府的物质基础是政府的信息和通讯的基础结构,它包括电缆线、光纤以及其他传送信息的设施或工具。发展电子化政府必须以推动通讯网路的基础结构建设作为支持。
(4)推动和发展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提升行政服务的水准
发展电子化政府的基础在于政府业务的电子化,即改变传统的政府机关的办事方式和手段。从各国经验来看行政业务的电子化过程不只是单纯的增加硬件、软件设备,更需从政府组织的全面性来了解信息技术的需求、组织目标与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整体性、合理性的规划,力求突破现有的运作方式,以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取得政府运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以及人力,促进政府信息的流通及整合,提高行政效率与效能。
(5)建立健全专职机构以组织和协调发展电子化政府运作的机制
各国在发展电子化政府时均设立政府电子化运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全国政府电子化的工作。
(6)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电子环境中的安全是政府必须立即重视的问题,信息安全是信息服务能否健全发展的先决条件。
(7)加强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发展电子化政府的关键。为适应发展电子化政府的需要,公务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应用能力,以便于处理政府公务、为民众服务之外,也依其专业性质和业务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网络应用的相关能力。
2. 信息管理在公共管理中有何重要作用?
【答案】成功的信息管理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是绝对需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信息管理在公共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公共部门的决策能力
只有使信息及时准确的得到处理并传输给决策者,决策者才有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管理可以实现对信息迅速高效的处理。更快的速度意味着在给定的时间里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探求更多决策选择方案,从而更快地得到一个给定选择的方案,从而使管理者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工作,或者以更少的时间完成相同的工作。
(2)增强公共部门的应对能力
及时有效的信息管理便于公共部门对于社会中潜在的问题提前预防,及时对突发情况作出反应,及时处理危机,避免更大的损失,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3)保证公共管理的稳定性
通过信息管理的回馈系统,公共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失误和问题,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变差,确保政府活动的方向,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确保管理的稳定性。
(4)节省公共管理活动的成本信息管理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能够高效率地处理大量信息,将政府中各个次级系统的资料加以集中管理,通过共同的资料流程达到经济、迅速、有效使用信息的目的,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政府开支。
3. 简述绩效管理过程的基本活动。
【答案】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乃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
(1)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系指评估一个组织如何达成以及是否达成目标的系统化过程。评估的可以是组织的绩效、计划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但对公共部门而言,现在比较重视的是对组织绩效的评估,组织绩效评估是如何追踪与评估组织绩效的过程。
(2)绩效衡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 )。为了进行绩效评估,管理者必须设计一套足以衡量组织目标实现的指标系统,也就是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尺,这样才能进行不同机关与不同时期的比较。
(3)绩效追踪(performance monitoring )。绩效追踪系指对组织的绩效进行持续性的监测、记录与考核,以作为改进组织绩效的基本依据。
绩效管理乃是收集绩效信息,进行绩效衡量,设计与执行有效管理,推动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整体活动和过程。
4. 简述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正面效果。
【答案】战略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受到许多政府部门、非营利部门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从实务方面来看,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的确产生了许多正面的效果,主要包括:
(1)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战略管理集中于组织本身的能力与外部环境,对于组织未来发展的愿景提供了战略性的前瞻性的思考,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2)指导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任何组织都是在资源稀缺状况下进行运转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资源运用于发展的关键领域是管理者必须进行的选择。通过战略管理,可以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
(3)强化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战略管理十分重视对环境的感知、分析与判断,十分重视对外部环境变迁的管理。这种特性有助于组织在动荡、多元、复杂环境下的运作和管理,有助于强化组织的适应能力。
(4)设定了追求卓越的标准。战略管理为组织设计了一套未来发展的愿景,可以为组织的运作设计追求卓越的标准,为组织发展定位。
(5)提供了控制和评估的基础。战略管理十分重视战略执行与评估问题,这为评估组织的绩效,实施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论述题
5. 联系实际,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答案】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并非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诸多因素交互影响的产物。影响政策执行力与绩效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1)政策问题的性质
政策问题的性质涉及到问题的相依性、动态性、时空性及受影响之标的人口的特性。政策执行的成败,与欲解决问题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问题的性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①标的人口行为的分殊性。分殊性的程度越高,则越难建构清晰明确的统一管理标准以作为评估绩效的标准,因此执行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
②标的人口的数日多寡。政策所涉及的标的人口数日越少,越肯定,将越可能动员他们支持、拥护或反对政策的执行。
③标的人口行为需要调适的程度。一般人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常养成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不喜欢作太大的改变。因此,如果政策执行时需要大幅度地改变标的人口的行为方式,政策执行遭遇的阻力或抗拒性的可能性就较大。
(2)政策执行的资源
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持和后盾。影响政策执行的资源因素主要包括:
①人员。人员是政策执行的主力。执行人员的管理技巧及行政技巧,是执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